第26章 魏國興起(第1/2 頁)
“李悝變法的具體內容同學們看看投影儀就行,這部分不做詳細說明。”
政治上,廢除世襲制,取消貴族的世襲俸祿,選有能力的做官。
經濟上,廢除井田制,實行盡地力、平糴(di)法。
法律上,實行法治,建立完備的法律《法經》。
軍事上,實行武卒制。
“這廢除世襲制在後面實行變法的諸侯國中,幾乎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思想主張。”
“井田制同學們還記得是什麼樣的嗎?把一塊地分成九小塊,最中間一塊的收成歸國家所有。到了後面,百姓們對自家的私田精心呵護,可對公田卻越來越不上心,差不多是一種誰愛種誰種的心態。所以李悝就開始鼓勵百姓們墾荒,還允許土地私有買賣。”
“至於平糴法,按現在的說法來講,就是豐收年,百姓手中有餘糧了,市場上的糧食價格肯定會跌。而政府就會在這時候按正常的價格收購沒賣完的糧食。”
“等到荒年的時候,百姓手裡沒糧食了,市場上的糧食價格會上漲。政府這時候就會把以前收購的糧食按正常的價格出售。”
這個方法主要是為了保護農民利益,防止一些不法商販牟利。
“瞭解軍事變革,我們就需要武卒制下的選兵標準。”
標準:穿上身,大腿和小腿三個部位的鎧甲,要能拉開十二石的弩,能背裝了五十隻箭矢的器具,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同時攜帶三天的乾糧,在半天內走一百里。
十二石,大概360公斤。
真的很震驚,難以想象,360公斤啊!
於麗現在再次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依舊覺得難以置信。
“士兵透過這些標準之後,就會得到獎勵,比如地。同時魏會根據士兵們不同的作戰方式和特點,將他們重新進行編排,主打發揮出士兵自身的作戰優勢。”
“經過這樣的變法之後,魏迅速崛起。他計程車兵在當時可以說是最厲害的精兵,戰鬥力直接爆表。”
“在魏完成內修後,韓趙向外擴張的腳步也停了下來,原因自然跟內政不穩有關,所以韓趙也走上了內修的道路。”
而此時的魏正尋找著如何向外擴張的出口。
“內修中的韓趙並沒有一心專注於內修。韓想叫魏跟自己一起滅趙,趙也想叫魏跟自己一起滅韓。魏斯夾在中間很無奈,但很直接了當地拒絕了韓趙的提議。”
“他先跟趙說,大哥啊,你別想聯合我滅韓,你那麼厲害,我又不傻,你滅了韓,接下來不就要滅我了?我肯定要跟著韓一起抱團取暖啊。”
“接著又對韓說,兄弟啊,你也別太擔心趙的威脅,你想想,咱倆要是跟趙決一死戰,頂多打個平手,到時候我們三家全都損傷慘重,被別的諸侯趁機一鍋端了可怎麼辦啊?”
“勸說的話講完,魏斯接著說自己對於三家如何發展的想法。”
大致是這樣說的:你看我們韓趙魏所處的位置,簡直是緊緊相鄰啊。如果我們不和平相處,持續內鬥的話,就會一直被困在晉這個小地方,想發展簡直完全沒希望。
所以我們三家只有一起聯合起來向外擴張才有新的出路啊。
魏斯的一番話點醒了韓趙兩人,雖然他們也不知道後續該怎麼聯合發展,但這次談話之後,韓趙魏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面。
“韓趙怎麼想的魏斯不知道,但魏斯很快就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他要朝西邊發展,也就是跟秦國幹上了。”
“那這個時候呢,魏國又出現了一個耀眼的人才,名叫吳起。”
“吳起是被魏相推薦過來的,魏斯很看重他,任命他當攻打秦國的主將(409)。吳起帶領計程車兵如入無人之境,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