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嬸回家(第1/4 頁)
當年我父親確是單槍匹馬,我倆哥哥都還很小,所以當時的社會環境,人少真是會被人欺負的。所以在父親這一輩子在村裡同輩中,確確實實是鐵骨錚錚的一條硬漢。
哪怕是三年困難時期始終將家庭維持在,比他人好的這一方陣,他共生四男五女都未出現文盲。在我們父輩們創造的事業,可以說最為輝煌,經手建房屋的次數和麵積是無人能比的。
在改革開放初期一九七九年已近古稀之年,仍主持建造一棟上五下五,整扛橫屋的全面施工。況且瓦面木料整棟屋門窗,全由他做成。
至一九九零年又是他主持將50年代,始建的隔幾年加幾間,隔幾年又加幾間的,不適合90年代居住的上五下五,全扛橫屋的舊屋拆掉。在原地基上整棟用鋼筋水泥紅磚重建一棟,前無古人的洋樓。‘是指當年我們村’。
在他手裡始終有一筆硬錢,非遇特別特殊的事時,萬不得已才動用的,他稱作救命錢。當然這肯定不是一大筆錢,這類救命錢因時期而定多少,如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一類錢只不過三五十元。
到了70年代了不起一百幾十,這一種錢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而定。還有居住環境評定,其實這是治家方略的一小部分。
假如在二零零零年前後十年而定,一個家庭假如有小孩,晚上突發高燒送醫院。你身無分文,醫院是不給救治的。
我父親在我們兄弟姊妹心中是最偉大的,他雖然沒有高學歷。假如你要建一棟滴水面積,四百平方的五層樓,所需材料很快列出清單。和大約的投資總額,對這方面毋庸置疑。父親是我家的財政大臣,自20世紀70年代末,至他離世前。我和弟弟所有錢,全交由他管理。
那時我和弟弟一直沒分家,由父母帶著,當年我和弟弟回到家裡一分不剩。全交給他老人家,孝順到什麼程度?那就是要去理髮,幾塊錢都要跟他拿。就連自己老婆要用錢,都要在他手上拿。
因此事,也被老婆說了幾十年。還有一種想法要樹立父母的絕對權威,做兒媳婦的才會孝順老人。但是作為兒子一旦邁出這一步,只要父母在,你就無法收回以前的這一做法了。
否則會落個兒子不孝順的說法,我們這一代人。主要還是受到老祖父的,傳統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自己一分都不留,要用錢時都要他手裡拿。家庭所有支配我兄弟從來不管,在我兄弟倆心目中,什麼事都不需要我操心。四十多歲了,還是習慣回到家裡吃了玩玩了吃。這種享受就是父母在時的幸福,這種甜美的幸福,我相信很多人無法享受。
在80年代很多人跟他借錢,哪怕是做生意的,或者確實碰到困難的,他都會一一幫助解決。他手裡有錢聲勢很大,假如你借了錢到期不還,碰到他你真交不了差。
我回到家裡見到此情此景,也只是一笑了之。有好多次見到幾個人都找他借錢,我都不理這些事。還好他從不糊塗,頭腦始終保持清醒。他所有借出去的錢,不論多少都立有字據,但有無爛賬就不知道了。
在我村他經手,第一個私人裝有程控電話使用者。他老人家個個兒子都有錢,加上他跟臺灣的弟弟又聯絡上了。那時候他要什麼有什麼,那真是風光無限。
他九零年重建上五下五的整棟樓房,鋼筋水泥紅磚結構,那才是無限艱辛。當年村裡沒有公路,一切所需建築材料只能放在,離我家近一公里處的公路邊堆放。
然後再請人一擔一擔挑回來,那些建材就水泥而言一包一百斤,要很強壯的壯漢一次才能扛一包。大部分要兩個人抬一包,在我的想象中一旦十噸水泥卸在公路邊。天晴還好,下雨沒有雨篷布那就慘了。
一噸水泥二十包,十噸二百包,搬一包水泥回到我家最少半個小時。要把十噸水泥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