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消失的女初中生(第1/2 頁)
虞珂寫完之後,前前後後檢查了一遍。
確認沒有問題,才把這條微博發出去。
時間、地點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
四年前,洛川女初中生失蹤案,姐姐去世,妹妹精神失常,精神病院。
這麼多關鍵詞,足夠網友們化身當代福爾摩斯,扒出當年那件事的真相來。
那事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挺複雜。
事情的真相跟虞珂描述的差不多,有區別,但是不大。
沈竹這人看起來溫文爾雅,謙和有禮,從小就是大人嘴裡別人家的孩子。
比起絕大多數同齡人,他可以說早熟得過分。
同時還擁有比他們更高的心智。
沈竹其實不太容易喜歡上什麼東西,或者什麼人。
他的共感力很差,很難產生類似於情緒共鳴、同理心這一類的東西。
他很早就意識到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為了不表現出來,無意識間就開始觀察和學習起周圍的人來。
沈竹一開始其實並沒有想殺人。
他只是在觀察人,觀察他們的情緒在不同時間的變化,然後去模仿。
只是後來他慢慢發現,他的觀察素材侷限性好像有點大。
只能觀察到身邊人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每天都差不多,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幫助。
日復一日的觀察身邊這群人,沈竹已經不能再從他們身上學到任何東西。
他們的情緒不管是興奮還是低落,都始終穩定在某個區間。
正常情況下,都不會超過那個區間範圍。
沈竹開始思考,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情緒會直接突破那個區間,達到另一個低谷或者峰值。
為此他還諮詢了專業人士。
最後得出結論,人要是一直生活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裡,其實情緒是很難有很大變化的。
在這樣的環境裡要突破一直以來的峰值或者低谷,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要想突破,大概只有兩種情況。
人在極端壓抑的情況下始終沒有爆發,直到達到某個臨界點,讓這個人精神徹底崩潰。
但這是緩慢變化的過程,需要耗費很多時間。
甚至可能出現別的情況,緩和這人的情緒,讓他的情緒再次回到平穩狀態,迴歸正常範圍。
還有一種情況,也很容易突破區間範圍,那就是大喜大悲。
比如一個極度缺錢的人,只是隨手在彩票店買了張彩票,也沒抱什麼希望,最後卻中了頭獎。
知道自己中頭獎的瞬間,那人的情緒波動肯定能突破一直以來的峰值。
甚至在之後的很長時間,心情也會處於高昂亢奮的狀態。
這是大喜。
大悲大概就是中了頭獎,卻發現錯過了兌獎日期,彩票廢了,億萬大獎沒了。
中獎就像一場夢,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
還不如沒中獎呢,給了希望,又讓人絕望。
不開玩笑,可能真的會有人想刀人。
心理醫生的話讓沈竹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他想看到人在大喜大悲的情況下,會有什麼反應。
電視劇裡演的,遠不如現實裡看到的真實。
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班裡一個不起眼的女生。
沈竹先調查了她的家庭情況,知道她只有一個在餐廳打工的姐姐。
兩姐妹相依為命,這個調查結果讓沈竹有些意外。
不過很快,一個計劃在他腦子裡成型。
沈竹並不著急實施自己的計劃,他有條不紊的開始接近女生。
把她作為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