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比賽(第1/2 頁)
良久,宮殿內座上的寧王妃,身著華貴宮裝,唇角泛起一抹讚賞的微笑。她那潔白柔軟的雙手輕輕拍合,發出清脆悅耳的掌聲,宛如春日裡的鶯歌。
“這位小姑娘倒是聰明伶俐,話語不多,卻說得樸實誠懇。”寧王妃的誇讚如同春風拂面,溫暖而鼓舞人心。
座上的賓客們紛紛響應,掌聲雷動,如同對王妃言論的肯定。
徐栩心中雖有些許忐忑,但她很快鎮定下來。她記得臨行前,冷掌櫃曾言及鄒老封君的和藹可親。回憶起當年北方大旱,百姓生活困苦,是鄒府的大家長的鄒老封君慷慨解囊,將存糧分發各地,助人度過了難關。這也是為何今日眾人祝壽之詞,無不提及老太太的大善之舉。
寧王妃的美眸流轉,再次投向徐栩,輕聲說道:“你們一個創意新奇,一個華麗奪目,真是讓人難以抉擇。”
一位身著嫩粉色絞紗織錦長裙的小姑娘,俏皮地從寧王妃下手處站起身來,她的聲音清脆如鈴:“母親,這有何難?既然兩道菜都深得外祖母喜愛,不如就賜予兩份彩頭,我們鄒府也不缺這些賞賜。”
寧王妃輕笑著搖頭,指尖輕點少女的鼻尖:“不可。”
“為何?”少女的大眼睛中閃爍著疑惑。
“呵呵呵,既然已經公告了懸賞,只有一人能得彩頭,自然不可食言。”鄒老封君含笑看著互動的女兒和外孫女,耐心解釋。
隨後,她轉向男賓席位,詢問道:“屹兒,你可有更好的辦法?”
男賓席位上,一位風姿俊朗的十七八歲青年應聲而起,他先是恭敬地抬手鞠躬,然後沉穩地回答:“回外祖母,此次回府探望,父王特意命人準備了新鮮的海產。既然難以分出勝負,不如再加比一場。”
“哦?”鄒老封君與寧王妃相視一笑,似乎對這個提議頗感興趣。
“你詳細說說,這要比些什麼?”鄒老封君問道。
青年微微點頭,面帶微笑:“這些海產均來自泉州,極難儲存。能運至薊州城且存活一半,已是珍貴異常。”
“在京時,孫兒曾品嚐過御膳房林大廚的手藝,其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今日不妨請他二人現場製作,由在場諸位共同品鑑。”
“當然,既然是加比,彩頭自然也要增加。”
此言一出,場內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他們好奇會有哪些彩頭,就連剛才發言的小姑娘也興奮地望著寧王妃,期待著她的回答。
最終,寧王妃沉思片刻,環視在座眾人,緩緩開口:“不如這樣,這彩頭就讓在座的各位夫人、小姐、公子、老爺們,每人拿出一件身上所帶之物,價值不論,重要的是一份心意,也為我們品嚐菜品增添一份樂趣。”
眾人聽後,覺得這個提議頗為合適。他們這些赴宴的貴客,哪一個不是出身顯赫,自然不會在乎些許銀兩,於是紛紛應承。
鄒家的總管事見事情已定,便請示後前往大廚房準備。
隨著一曲絲竹樂章的落幕,眾多奴僕抬著好幾個木質水桶魚貫而入,將水桶放置在大廳中央。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伸長脖子,好奇地張望著桶中之物。
他們之所以如此好奇,是因為雖然聽說過泉州盛產各類海產,但海產的運送極為困難,很難保證鮮活。因此,即便他們家財萬貫,也鮮少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些鮮活的海產。
徐栩則依舊保持著她的從容,她知道無需急於一時。待這些貴客觀賞完畢,自然會有人引導她們前去觀看。因此,她只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等待著接下來的安排。
在宴會的喧囂聲中,眾人終於從對這些遠道而來的海產好奇被滿足時,紛紛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總管事見狀,便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前來,抬手示意,禮貌地請徐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