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金融(第1/1 頁)
好在陸塵擔心的暴雨沒有來臨,山洪沒有發生,不過河水也是漲到之前一半的位置,山裡乾的冒煙的土地也一次被澆了透。
在北邊旱災的時,南邊對北邊採取了極其嚴格的糧食禁令,南朝不敢趁著北邊天災發動戰爭,只能封鎖糧食處境來加重齊梁的困境。
所以在天神山輸送了六十萬斤糧食進入南雲城後,劉壽山便向詹天興要求再籌備一百萬斤糧食。
最終陸塵權衡再三最終確定還是同意了這個請求。
以至於天神山的銀庫裡如今存了足足五萬兩的銀子。
如今還有八百萬斤的糧食也綽綽有餘。
就現在的家底可謂是要啥有啥,為了搞到橡膠,陸塵決定得造大船,所以要在海波城弄船,弄大船。
陸塵給何不煥送了一份書信,讓他回來,陸塵將後世的金融模式和投資形式在信中與他簡單描述了一下。
這也倒激起了何不煥的極大興趣,立即便從徽京趕了回來,一同還帶著幾名自己精心培養的大掌櫃還有從山裡帶出去的學徒。
這幾位大掌櫃的震驚從進了山就開始,但是畢竟是東家的東家,這些人自然知道絕不是尋常地,只是這裡到處都透露著不可思議。
“一路辛苦了。”
陸塵在山上見了一行人。
“見過仙人。”
“仙人所說的銀行和投行,簡直聞所未聞,細細想來就覺得振奮人心,若是山裡能行,山外也必定能行。”
山裡任何事情只要仙人發話都好辦,同時只要山內能行,山外何不煥也有信心做成。
所以何不煥此次帶來了自己最精銳的幫手,一來算是給仙人助力,二來是總結經驗。
天神山在各區有多達四十處產業,這些產業一年若是能分到二百兩一個便是近萬兩,也能貼補下天神山的支出。
“銀子,一來運輸攜帶不便,二來容易折損導致重量上發生變化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做為固定數額貨幣時,大家尚且無所謂,但是要是拿去打首飾大家則覺得要細算銀條是否有折損,新舊也都會在意的很。
“所以仙人說的那個銀行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麼?”
“不錯,我們使用結香樹皮來製作紙漿造紙,然後讓鐵匠做出特製的印版,刻上代表面值的符號以及裝飾的花紋。
同時對各區鎮級開放存摺制度,所有銀子全部歸入集中銀庫中,各區需要時可以憑存摺支取,存摺一式兩份。
存取時兩份存摺記錄數額後對齊,辦理人員蓋上騎縫章。”
陸塵將這一套描述的儘可能詳細,從如何製作紙幣到如何推廣已經建立一套體系。
眾人聽的連連點頭。
“那仙人我們豈不是可以無限發放紙幣不就不缺銀子了麼?”
“為了確保紙幣的價值,銀庫中必須存放有發行到市面上的紙幣三成數額的銀子。”
“那這條千一稅,別人存了一兩銀子,一月便有一錢的利息。
按照仙人給的資料來看,目前山裡應當流通著數萬兩的銀錢,這些錢若是全存在銀庫裡,每月便是什麼也不做便要付出幾十兩銀子的利息。”
“不錯,但是我們也可以將這些錢以質押貸款的形式放貸給各區各鎮和各村,他們可以拿這些錢去建設,或者以投行的名義投資出去以獲得產業的分紅。
所以投行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評估是否可以放出這些錢款,進行風險把控,為天神山增加收入,同時確保山民得利,山中發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