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泉縣新安排(第1/2 頁)
胡慶道:“我報了。三年前剛開始做實驗,有一點成果的時候就報了。但戶部的批覆是我胡說八道。
去年我又報了,這回的批覆是我異想天開。諸位大人如若不信,我這裡還留著批覆公文。”
胡親慶從懷裡掏出兩封信箋模樣的東西,高高舉起。
皇帝身邊的太監過去拿給皇帝看,然後皇帝就把那兩樣批覆扔在臺階下的地上。
戶部大臣沒有一個敢出聲的。
皇帝點名戶部尚書說話,他能說什麼?只是說回去後要嚴查手下做事的人,求皇上開恩。
然後為了拍皇帝的馬屁,又說了皇上慧眼識珠得了個能人等。
皇帝:“胡慶的確是難得的實用人才,你們戶部剛好需要這樣的人,朕就把他給你們戶部了。”
戶部尚書不想要,他說胡縣令的確是個能幹務實的人,但是戶部沒有適合他的位置。
皇帝心裡惱火起來,我還沒有追究你們的錯誤呢,你還想給我添堵?那就來個很的。
皇帝:你們戶部有錯要嚴查嚴懲,你也別回去查了,現在就查。咱們都在這裡等著,啥時候查完啥時候散朝。
這下想糊弄也糊弄不了了,戶部自己查不清有吏部大理寺主動幫忙。從下到上,不消一時三刻就查了個清楚。
戶部有一個部門是專門負責搞農業生產的,他們也在研究如何提高生產,但是他們真正會種地的並不是多。
所以研究了許多年也沒有研究出來,胡慶的信件上所寫他們根本就不信。
他們主要是研究種子、農具類,銀錢花了不少了也沒有出成績,你這什麼爛樹葉子塘泥能行?
第一次嗤之以鼻,第二次粗略掃過,其實真正的內容並沒有看清楚。
皇帝說由於戶部某些人的不嚴謹,造成了全國少打糧,所以要嚴懲不貸。
戶部有人出來認錯,老大肯定不能啊,他的心腹侍郎就出來認錯,皇帝當即罷免了官職,把胡慶推上去。
皇帝心說,你戶部不是沒位置嗎?我就騰個位置給他胡慶,看你能如何?
戶部尚書第一個反對,理由是胡慶從外放七品一躍到四品京官不合規矩。
皇帝說不合規矩,那什麼合規矩?朝廷每年給你戶部那麼多銀子讓你們搞生產,什麼都沒搞出來合規矩嗎?
人家三個人不花朝廷一文錢,人家搞出來了,這合規矩嗎?還有啊,那粉面粉條的事是不是早就上報了?
你們戶部有動靜嗎?做什麼了嗎?沒有!說什麼是沒有用的,人家泉縣卻靠著粉絲粉條致富發家了,這合規矩嗎?
講規矩好,規矩就是能者上庸者下!
戶部尚書的對手立刻擁護皇上,附和皇帝就是打壓對手。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再說什麼都沒有用了,戶部只好沉默。
皇上再次提起了張五妮,說她有大功,和大家商量該怎麼賞。
大家都說張五妮如果是個男的,可以讓她入朝為官,可她是女的沒辦法做官。
讓她的家人做官呢?好像不合適,咱講得是女子的事,而且她父母都是農人怎麼做官?
金銀財寶呢?人家也不缺錢花,那怎麼辦呢?
其實滿朝文武,除了胡慶和皇帝是真的想感謝張五妮,其他人都是抱著隨意的態度。
既然商量不出來結果就先退朝,留下胡慶和丞相繼續商量。
胡慶新晉京官沒有多大的發言權,皇帝主要是和丞相商量,要胡慶在旁邊提意見。
泉縣縣令胡慶走了,那麼泉縣怎麼辦呢?交給什麼人打理呢主持呢?這是個難題。
胡慶說了他在的時候,大多數的時候他都會徵詢張五妮的意見。雖然大家都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