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陸家村,知青點垮了,需要暫住村民家裡(第1/2 頁)
陸家村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別的村子,早就改成了什麼紅旗大隊,紅星大隊的。
但是,唯有陸家村,還保留了以前的名字。
就算成了生產大隊,也叫做陸家村生產大隊。
“所以,這是為什麼呢?”程嘉樹不解的問道。
陸村長黑髮中摻雜著白絲,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是面色不錯,很有精神。
接到今年到村裡的知青之後,就開始說起村裡的大概情況。
陸生定陸村長笑著解釋,“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們村裡,絕大多數都是陸姓人家。”
“還有一個原因呢?”程嘉樹問道。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陸家村很大,就算改成了生產大隊之後,也不需要和其他村合併起來。”
有的村子小,只能幾個村子合併起來,成為一個生產大隊。
而且,陸家村距離縣城更是比其他村近。
這先天的條件,也是一種優勢。
“我們村裡的知青不是很多,加上你們三個,一共才八個知青。”陸村長說著村裡的知青。
對比其他村今天接收的十幾二十個知青,他們村裡只分到三個,這就夠讓他高興的了。
現在是一九七二年,村裡的人早就對知青沒有了最開始的熱情新鮮。
幹活不行,惹是非倒是很厲害。
所以下鄉的知青就沒有不被嫌棄的。
都是農村人,哪能看得慣知青嬌氣不肯下田的模樣。
對於陸村長來說,只要不惹事,做事不行也不是那麼的難接受。
畢竟,下地幹活事關分糧食的問題。
有城裡家人補貼的知青,不惹事才是最重要的。
“這麼少?”問話的是趙雅。
沒錯,她也被分到陸家村。
對於陸家村的情況,除了不在狀況的雲映安之外,趙雅和程嘉樹都挺想知道的。
這畢竟關係到他們以後生活的地方。
陸村長有些自豪的說道,“因為我們村裡年年都是優秀生產大隊。”
程嘉樹與趙雅頓時明白,獨留雲映安眨眨眼,沒懂,但也不感興趣。
能得到優秀生產大隊,至少可以說明陸家村大家幹活還是很吃苦的。
只有精心伺候過的莊稼,才能迎來豐收。
秋收上交糧食之後,每家每戶分到的糧食也就能夠養活一家人。
他們知青既然是下鄉志願建設,當然不能是來享福的。
在安排人員上,自然儘可能的會安排到更貧困的地方。
只是,知青都是城裡人,大多數都有家裡的補貼,也不是所有知青都能吃得了這個苦。
所以,下鄉的知青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村裡人也從羨慕期待好奇,變成了如今的嫌棄嬌氣惹事的看法。
陸家村離縣城確實挺近的,也才走了半個小時就已經看見村頭。
“馬上就要到了。”陸村長笑呵呵的說道。
對於這次來的三個知青,陸村長默默嘆氣不想說話。
唯一的一個男孩子,長得白白淨淨的,能不能幹活還用說嗎?
不過一路上看著還挺有教養的,應該不是一個會惹事的主。
另外兩個女孩子,其中一個臉色慘白,沒精打采的,別是有什麼大病啊!
明明他只是帶著驢車來幫忙拉行李的,結果最後還躺了一個人,陸村長心疼驢子的同時,對於趙雅能夠在村裡生活那是一點都不看好。
最後一個叫雲映安的女娃,雖然不像趙雅那麼的嬌氣,和他們一起從縣裡走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
但是全程一個字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