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命運(第1/2 頁)
三更的梆子敲過,徐府前廳仍是燈火通明。
“大人說今夜要與舊友把酒言歡,您不必等了。”
“曉得了。”明明是意料之中的答案,鄒氏心裡仍存了一絲煩悶,將手邊簪子摔回梳妝檯後,悶聲抱怨道:“夫君也是,什麼人都往家裡招。”
嬤嬤自然清楚鄒氏氣從何來,自安大人的舊友住進府中便是鄒氏開始獨守空房的日子。若沒記錯,三年前也是如此情形。
“安大人是最重情誼之人,舊時好友求上門來,哪裡能做到袖手旁觀。”
“也是……當初若不是看重他這點,我也不會執意嫁於他。”鄒氏似想起什麼,正色問道:“堯兒近幾日可有出去?”
“沒有,只是……”嬤嬤欲言又止。
“有話就說。”
“自您不許少爺出府,少爺就讓人從外面領回來幾個女子,這幾日整日與那些女子在房中嬉鬧,青天白日的房內還總傳出些……不堪入耳的聲響,實在是有些……”不成體統。最後這句嬤嬤可不敢說出口。
“隨他。”鄒氏擺擺手。即便嬤嬤沒有提及那女子是何身份,她心中也已猜出了那些女子是何身份,只要不出府,由得他鬧去。
京城近日亂著呢。
昨日禮部門前,苦守多日不肯離開的書生與奉命前去驅趕的禁軍起了衝突,險些動刀見血,直逼得禁軍當場抓了其中幾個鬧得最歡的,那些書生總算肯稍稍消停些。
聽說還有不死心的學子已開始圍堵朝中官員家的馬車、軟轎,嚷嚷著要遞什麼陳情書.....瞧這架勢,若朝廷不給個說法,他們似乎真要誓不罷休。
入春後,皇后娘娘身子一直有些不大好,英王為表孝心,半月前奏請皇上、皇后遷至城外湯泉行宮小住,其間朝中大事皆由太子決議。
明眼人一瞧便知此次書生鬧事背後並非眼前所見這般簡單,歷年科舉前後也有不少流言蜚語,往往只鬧騰最兇的幾人多會被笑是矜名妒能,最終不了了之。
可這次那些書生前所未有的齊心,皇上皇后離宮至今,一連半月都未消停……
真相內情如何鄒氏並不在意,她只是不想讓人知曉她家險些牽扯其中,徐家爵位收回後,依靠鄒氏母家與舊日關係勉強維持,平日無事時,這些關係可為自家做壯聲勢之用,真要沾上什麼麻煩,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全都頂不住的。
算算堯兒的年歲,也到了娶親的年紀,如今他不肯聽她這個母親的話,若換成枕邊人,多少應該可以聽進一些吧。
這般想著,鄒氏心中打定了主意:她定要給堯兒尋一位聽話識大體的夫人。
……
月色寥寥,兄弟二人,舉杯對飲。
“三年又三年……小弟還是榮華不關身,他鄉過暮春,苦啊……”時舉人醉眼矇矓的看向對面的安監正,情緒萬般複雜。“倒是安兄,風采瞧著更勝往日。”
“哪裡哪裡……”
“安兄,小弟敬你一杯,承蒙你不棄收留,這回約莫是小弟最後一次進京,以後……咱們二人再相見不知是何年了。”
“賢弟何出此言?”
“哎,也不怕安兄笑話,小弟實在是折騰不起了。”時舉人垂眸掩去眼中苦澀,“為給小弟湊夠進京盤纏,我家娘子變賣了自己的嫁妝.....然而小弟卻一直讓他們失望,三年前離京時我告訴自己今年是最後一次,若還不中,就此作罷。”
安監正追問道:“真要就此作罷?賢弟甘心?”
弱冠之年時,兩人同是舉人且在鄉試中名列前茅,而後……便一直卡在會試止步不前,要說差了什麼?安監正自己也說不明白。
“不甘心也要甘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