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馬幫鈴響一路風景 班卡完小教師遠迎(第1/5 頁)
廖文剛吃了午飯,在宿舍裡看了一會兒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看天色尚早,就關好門,到街上去轉。“環滁皆山也”,永康和滁州一樣,不過山更雄峻巍峨。群山環抱中的永康壩,有永康河像一條碧藍的玉帶從中穿過,永康街就在河東的山腳下,街呈“t”字形,那上面一橫,是滇緬公路的一段;從德黨方向來,右手邊依次是車站、郵電所、區政府、衛生所,左手邊,芭蕉林掩映著的是糖廠、縫紉店、幾家居民住宅、永康飯店、巨大的大青樹枝葉掩映下的一個籃球場,籃球場背後是芭蕉林、果樹林遮護的傣族寨子,從露出的屋角能看出有幾十戶人家。郵電所正對著的就是“t”字形的那一豎,這條街向下傾斜,坐落著供銷社、市場、糧油站等。下面就是永康河和河邊的一壩農田和幾個寨子了。 在四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對面那座山特別雄偉,看起來,彷彿是一隻巨象的屁股。廖文剛花了一個來小時的工夫,把永康街遊了個遍,覺得大小和德黨不相上下。
回到旅店,已經六點過了,剛進店門見一個風塵僕僕的青年,個子高,身材有些單調,面板黧黑,身背草帽,像是剛長途跋涉了的樣子,正坐著喝開水,見他進來,問道:“你是廖老師?” 廖文剛迎上去說:“我是廖文剛。”那人站起來說:“我是班卡完小的教師張必雙,來接你。”他的話不很好懂,廖文剛能聽出大概意思,伸出手去握著說:“辛苦你了。感謝、感謝!”“你是當兵的?”“軍校畢業。”“明天,我們七點出發,早飯吃飽點,有六十里山路。行李,有馬。我到親戚家住,明早來喊你。”“張老師是本地人?”“就是班卡風吹山的人。”
張必雙老師走後,廖文剛吃過晚飯,看了一會兒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才洗漱睡覺。
第二天,六點左右,廖文剛就醒來了,這是他多年來在學校和軍營裡養成的習慣。無論睡得多遲,都醒得一樣早。他收拾好後,又看了一會兒《錢注杜詩》,等飯店的饅頭包子熟了,買了四個饅頭、兩個包子、一碗稀飯,吃了,又裝了一軍用水壺開水,到門口望了幾眼,張必雙就牽著一匹棕色高頭大馬神采飛揚地走過來了。馬鞍的兩邊各有一個大竹籃。兩人打過招呼,小楊約來兩個炊事員幫著抬出箱子提出包,抬上馬背,放進竹籃,由張必雙很內行地擺放妥貼,捆紮結實。張老師見廖文剛還揹著個軍用水壺,也順手取下,放進籃子裡,說:“路遠,要輕裝。”一切就緒,張必雙在馬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馬便向區公所方向小跑而去。廖文剛謝過小楊和師傅們,大步跟上。張老師打了幾聲唿哨,那馬便放慢了速度,“的嗒的嗒”緩步前行。
廖文剛從張家口紅星院起身,至此已行程萬里,不過,前面都是由火車汽車代步,他不過是在坐車觀光而已,這回才真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了。前面有馱著行李的健馬,旁邊有新結識的雲南朋友,前後左右都是難得親見的滇西風光,班卡還有一群教師和孩子在等著他,他就像剛進城的鄉下孩子那樣覺得什麼都新奇而心花怒放。
開始是沿著滇緬公路在永康壩子的邊沿上走,路上並沒有汽車。這一段泥路很平坦,路兩側並沒有行道樹,兩旁的莊稼地盡收眼底,只走了兩公里左右的平地,就拐入山路,進了山林。如果沒有走過,誰也不會注意到這裡有一條路,說是路其實並不像路,只是在茂草叢林下、樹葉上的一條白色的印痕;開始幾十米,還是淺草掩路,兩邊有稀疏的矮小松樹。走了一百來米,就進入了大森林中,腳下是松針鋪地,兩邊高松蔽日。路上的松針很厚實,踩上去就像腳踏厚毛毯。松樹的清香,叫人心曠神怡;滿耳的松濤、鳥鳴、叫人耳根清爽;滿眼巨松如傘蓋,時見松鼠跳躍、野猿戲耍,真如進入神山仙境。
廖文剛認真地觀察著松樹的風姿神采。不過,這時也只見其外表而已。只有在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