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父親,天冷了。(第1/3 頁)
手握重兵卻又不站在皇黨的身邊,被皇帝忌憚是沒法跑的事情,可是方休從始至終都不想做曹丞相,方休想成為的自始至終都是於少保。
方休效忠的,愛的從來都不是趙家,而是天下。與於少保的抱負一樣,但方休不想和於少保的結局一樣。
顧廷燁在離開國公府後就來了皇宮向趙宗全彙報結果了,雖然沒有完全完成任務,但起碼方休願意出門去軍中了,這對趙宗全來說也是一個好訊息。
在顧廷燁離開後,一名太監姍姍來遲的給趙宗全遞上了一張紙,紙上記載的內容赫然是方休和顧廷燁之前談話的記錄,趙宗全攥緊了手中的紙張,眼中飽含著深意。
“方休,顧廷燁,好一對連襟啊。仲懷,我也曾相信過你,可我現在才發現原來我還是不懂你啊。”
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第二天,方休如約的前往了東郊大營,而顧廷燁和長柏也隨著桓王出發去調查鹽務了。
隨著方休的出門,京都內難言的局勢總算有了好轉,一些的波瀾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迎接他們的是冉冉升起的紅日。
時間就像泛舟遠行,明明覺得速度不快,可是當你轉眼在注意它時,它已經悄悄跑遠了。
二十年的時光一晃眼就過去了,趙宗全就算在忌憚方休,也沒有用了,因為他早早的就下去陪著先帝了,就是不知道他要是在下面見到先帝后,該怎麼樣去面對先帝和太后。
太后離開的比趙宗全還早,但因為方休的原因,太后的晚年雖然沒了權利,但也生活的格外滋潤,甚至因為徹底沒有把控朝堂的力量,在離開前的兩年身體還好了不少。
反觀趙宗全,既要操勞著國家的政事,又要找機會不停的削減著方休的勢力,期間還要面對外敵的騷擾,身體自然是日益衰落了。
這些年趙宗全讓方休失望的事做的也不少,除了一直在想辦法剪除方休的羽翼外,明明國富民強的,卻依舊不敢讓人帶兵出征,擊退外敵。
面對大遼的小股部隊的南下侵犯他多以言表譴責為主,邊塞加強防禦為輔,就是不願意派兵去和大遼打仗。
至於原因嘛,很簡單因為回鶻兩部和西夏勾結在了一起,三股勢力一同聯合進攻大宋。在這種情況下,趙宗全根本不願意在與其他的地方發生戰爭。
這當然不是方休的手筆,他當初雖然也聯絡過外敵製造混亂,但也僅僅是製造混亂而已,而不是像現在,真的讓外敵與大宋子民拼殺。
至於回鶻兩部為何會聯絡上西夏一起進攻大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初大宋突然的撤兵,讓西夏人找到了機會擋下了回鶻的攻勢。
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西夏也漸漸緩過來勁來,緩過勁來的西夏人看著當初自己的領土被大宋佔據,當初的繁華一去不復返,這又怎麼能甘心呢。
在他們看來,當初大宋能夠打敗他們完全是因為回鶻兩部的牽制,所以這一次,他們聯絡上了回鶻兩部,一起進攻大宋。
面對西夏的邀請,回鶻兩部並沒拒絕,因為當初方休給他們的承諾到如今都沒有兌現,況且大宋的突然撤兵也讓他們損失慘重,不清楚大宋裝備情況的他們認為,大宋之所以能夠打贏十多年前的那場仗,都是因為他們牽制住了西夏的兵力。
憑什麼都是打西夏,你們打完後富得流油,我們打完後也就地多了些,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就這樣回鶻兩部也不再朝貢大宋了。
面對他們的進攻,趙宗全不知道是忌憚方休會因此再上一層樓呢,還是小看了他們的力量,竟然一直都沒有派遣過方休上陣,不只是方休,就連顧廷燁也沒有出戰過了。
面對回鶻和西夏的強勢進攻,沈國舅雖然有能力但完全比不上方休和顧廷燁等人,所以只能依靠著西夏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