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朱元璋與張士誠的勢力角逐(第1/2 頁)
張士誠這邊,表面上佯裝率領兵力多達十萬之眾,與朱元璋激烈作戰。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然而,這一切不過是他精心佈置的假象。實際上,他在暗中秘密屯兵於杭州城附近,等待著最佳的時機。
當他透過精密的情報網路探知苗軍已經出兵遠征,敏銳地察覺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於是,他迅速調集大量兵力,如同洶湧的潮水般兇猛地攻擊杭州。
更有甚者,他還巧妙地以達識帖睦邇作為內應,對楊完者形成了嚴密的圍攻之勢。楊完者在這場激烈的爭鬥中陷入絕境,儘管奮力抵抗,卻終究未能改變敗局,不幸戰敗。
走投無路之下,楊完者與其兄伯顏懷著滿腔的悲憤和絕望,自縊身亡。不久之後,楊完者的部將率領大軍回返杭州,他們懷著復仇的怒火,氣勢洶洶地征剿張士誠。張士誠聞風喪膽,匆忙潛逃,如同喪家之犬般四處躲藏,以躲避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而朱元璋繼續擴充著自己的勢力範圍。
他心堅意定,心懷天下,帶領著他那紀律嚴明、士氣高昂的軍隊,在廣袤的土地上縱橫馳騁。
在軍事戰略上,朱元璋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他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派出眾多密探,收集各方情報,對敵軍的兵力部署、糧草儲備等情況瞭如指掌。他精心策劃每一場戰役,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部署得井井有條。
在攻佔城池方面,朱元璋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的英勇無畏激勵著士兵們奮勇殺敵,攻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每一次勝利,他都不忘安撫百姓,推行仁政,使得新佔領的地區迅速穩定下來,百姓安居樂業。
在人才招攬上,朱元璋求賢若渴。他深知人才是成就大業的關鍵,廣納賢才,不論出身,只要有真才實學,皆能在他的麾下得到重用。一時間,眾多有識之士紛紛投奔,為他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同時,朱元璋注重軍隊的訓練與管理。他嚴格要求士兵遵守紀律,嚴禁擾民、搶掠等行為。他還積極改進武器裝備,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在經濟方面,朱元璋鼓勵農耕,推行屯田政策,使得軍隊糧食自給自足,為長期作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是夜,客棧內燈光昏黃,映照著柳楊,恍若剪影。楊黛兒用一把小桃木梳子輕輕梳理著烏黑的髮絲,問道:“阿魯恢讓你效力於他,你真的要考慮一下嗎?”
柳洛秋瞥了她一眼,嘴角掛著無奈的笑意,懶散地回答:“不這樣說,難道要告訴他我們是來刺探軍情,恨不得元廷早日潰散?”
楊黛兒瞪了他一眼,笑聲在靜謐的夜晚顯得格外清脆,迴盪在客棧的小院子裡。此際的夜風聞聲而來,輕拂著她的髮絲,片刻後,她好奇地問:“洛秋哥哥,你說這張士誠真的有吞天吐地的氣度?竟然讓林姐姐兄妹二人去投奔他。”
柳洛秋回答:“豈不聞‘友諒最桀,士誠最富’的說法?況且有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羅貫中幾位名士都為他效力,此人想來是有些謀略的。”
“嘭嘭”聲響起,柳洛秋一個手勢,示意止住言語。兩人轉頭看向門的方向,彷彿能聽到有人在敲門。
柳洛秋輕輕開啟房門,門外是李文忠那清秀的面容。他身著青色儒衫,頭戴方巾,氣質溫文爾雅,眼神隱隱透出一種不易察覺的篤定。
“柳兄,打擾了。”李文忠禮貌地問候。
柳洛秋連忙讓李文忠進屋,指著唯一的椅子說:“李兄請坐。”
李文忠坐下後,問道:“柳兄對那位死去的苗帥,楊完者印象如何?”
柳洛秋回答:“苗軍軍紀渙散,姦淫殺嬰令人痛惡,但確實驍勇善戰。雖良莠不齊,治軍方面的事,在下以為也不能全歸咎於那楊完者一人。素聞此人是楊再生的後裔,自小善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