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范仲淹(第1/2 頁)
作為改革派的頭頭,范仲淹即將調任杭州的訊息一出,頓時引來不少守舊派的官員彈冠相慶,赴任文書以最快的速度下發。
改革派官員就是有心反對,大義當前,也不好多說什麼。深怕一旦開口,就被人戴上一頂不顧百姓的帽子。
災情不等人,收到文書的第二天,范仲淹就匆匆拜別了同僚,帶著朝廷下發的賑災銀,踏上了赴任的道路。
一路上,入目所及,京畿周邊地區情況尚好,百姓臉上尚有血色。
隨著車隊一路向南,景色開始越發荒涼,路上流民也越見增多,范仲淹的心就開始不斷下沉。
直至進入杭州地界,往昔的富貴繁華所在如今已大變了模樣。
一行人輕車簡從進了城,范仲淹沒有提前通知城中的官員前來迎接。
他走下馬車,帶著幾個侍衛在街道上緩緩走著,馬車在身後不遠處跟著。
城中街道上,處處可見衣衫襤褸,面如枯槁的災民。
“怎會如此?”
饒是他來之前已經猜到了此時杭城內情況不會太好,但也沒想到會不好到這種程度。
街邊一間糧鋪的門口,一位枯瘦的老漢正抱著空空的糧袋嚎啕大哭,范仲淹走上前去溫聲詢問:“老丈為何如此?”
聽到有人講話,老丈哭聲一頓,抬眼看去,是一個清瘦中年。
老漢苦笑,“今日糧食又漲價了,已漲到了每鬥50文,一天一個價,再這樣下去,我等都要買不起糧了?”
此時糧食的正常價格大約在7~8文每鬥,50文已然是漲了7倍之多!
“為何還會如此,朝廷沒有開倉放糧嗎?”范仲淹震驚。
每遇災荒,朝廷開倉放糧,除了賑濟災民外,還有平抑糧價的作用。
哪知老漢又是一聲苦笑,“放了,可朝廷的糧哪輪得到我等去買,剛一放出來就被那些糧商買光了。”
“豈有此理!”隨從中,有人聞言低罵一聲。
跟著老爺辦了這麼久的差,也見識了不少事情,他如何看不出來,這分明是有奸商想要囤積居奇,已經不顧百姓死活了。
“都是奸商,該死!老爺早晚有一天要辦了他們!”
“阿大,慎言。”
眼見著隨從越說越不像話,范仲淹出聲喝止道。
叫阿大的隨從聞言也知道自己又嘴瓢了,趕忙認錯,“老爺恕罪,是在下說錯話了,只是這些奸商也實在過分。”
見他這樣,范仲淹無奈地搖了搖頭。
阿大的性子他是知道的,為人忠誠,但骨子裡卻有一股俠氣,見不慣不平事。
見狀,被他們叫住問話的老漢卻開口了,從兩人的對話中,他約莫猜出這位中年男子應該是個大人物。
“這位大官人,按理說這位壯士說的沒錯,但也不全對。”
“哦?”這話倒吊起了范仲淹的興趣,他擺出洗耳恭聽的姿態。
老漢見此,接著說道:“別人或許是奸商,但桃花巷的舒家卻絕對不是。自災情發生以來,舒家的糧鋪非但沒有漲價,糧價還較以往降了一些。”
“是啊,舒家確實是義商,為了不讓糧食又被其他糧商買走,舒家都是把糧食分成小份賣的。
他家還在桃花巷外面施粥呢,聽說那粥裡還放了叫什麼紅薯的東西,吃起來甜滋滋的,可香了,可惜咱們吃不到。”
這時有人路過,無意間聽到幾人說話,也插了進來。
“得了吳老六,就你貪心,那東西是舒家姑娘看災民可憐,施給他們救命的。咱們就別想了,還是老老實實去舒家的糧鋪門口再等等吧,看看他們什麼時候還能再放點低價糧出來。
可惜舒家的糧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