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聽道碧遊(第1/2 頁)
轉瞬百年已過。
一道白光從金鰲島碧遊宮中飛射而出,見風就漲,轉眼間就長成一面巨大的旗子,正是截教至寶天花妙墜旗。
此寶有顛倒乾坤之能,逆轉陰陽之妙。
傳聞天地初開之時有天花妙墜、地湧金蓮之景,天花妙墜被煉製成了這面天花妙墜旗,後被靈寶道尊得來作為聚仙之用,故而此旗也被稱之為聚仙旗。
地湧金蓮之象據說也是被練成了靈寶,暫且按下不表。
隨著聚仙旗展開的還有響徹三界的漁鼓之聲,那聲音不大卻好似就在身旁。
“咚、咚、咚”只聽得三聲鼓響。
看到聚仙旗招展,聽到漁鼓響動,凡是截教弟子都要前去金鰲島碧遊宮,馬遂作為隨侍七仙之一也是早早領著青玄來到碧遊宮。
只見得一座巍峨壯麗的宮殿聳立,奇花異草隨處可見,仙鶴翱翔,綵鳳齊鳴,
馬遂作為隨侍七仙需入內殿侍奉,囑咐青玄在外殿一處蒲團上歇息。
截教之內雖然沒什麼規矩,但是修行仙道之人自有約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尊下卑,這是仙道的規矩。
此時青玄未入截教玉碟,且為三代,最多算是外門弟子,故而入不得內殿,不過到底是成仙了道之輩又是馬遂的弟子安排的蒲團還是比較靠前的。
殿外傳來陣陣龍吟虎嘯,鸞鳳和鳴,正是三山五嶽,五湖四海的截教門人到了,有的騎龍跨虎,有的駕鳳乘鸞,也有的只是樸素的遁光。
這些門人降下坐騎,互相見禮一番之後就各歸其位。
首先進來的截教門人看到外殿已經坐了一個人也是分外吃驚,不過看其地仙境界,倒也沒有太過在意,只有少數的幾個人向前來與青玄打招呼,青玄也都一一回應。
截教門人眾多,自然也分遠近親疏,境界高低。
未成仙者留在殿外,成仙了道之士進入外殿,修為越高者越往前。
諸如主修十絕陣法的十天君,九龍島四聖,都是天仙境界的代表,骷髏山的石磯、馬元之類等都是金仙,太乙境界的修士。而大羅金仙這等收束命運,萬古唯一,不可估量,即使入滅也能從虛空中歸來的大神通者即使是外門也能進入內殿,這是對大羅的尊重。
待到諸仙坐定,又是一聲鼓響,教主正式開講黃庭經。
“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閒居瑞珠做七言,散化五行變萬神”
一時間異象橫生,朵朵金花飄落,地湧清泉,有瑞氣升騰盡顯慶雲變化之妙,又有錦鯉吐珠,猿猴獻果,大放光明,其中蘊含先天法理,勾連世間變化之宗。
教主講道全面易懂,青玄也是受益良多,本身基礎已經徹底夯實,劍術、星辰道術、陣道以及丹藥一道都有長足的進步,隨著不斷的聽講青玄頭頂的福地景象愈發的完善。
這一講便是三百年,教主每三萬年開講一次,每次講道三百年便停。
這千年青玄最大的收穫就是凝出了先天道文“水”
青玄本體本就親水,故而水字是最為契合自身的文字,同時水也是最接近道的。
太上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顧幾於道。
水也是組成世界的基石之一,眾多大道當中都蘊含水道,選擇水字對於日後擇道也是大有裨益。
金鰲島在東海之上,水澤靈氣無疑是最充足的,同時水道的法理也無疑是最好參悟的,截教弟子多數都主修或者輔修了水道。
“此次講道已畢,諸弟子可有疑問。”一陣洪鐘大呂般的聲音在內殿響徹,外殿卻耳聞不得,正是教主開口發問。
這就是內外門之別。
其中四大真傳最先出聲,大弟子多寶問的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