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交鋒:援軍來臨(第1/2 頁)
蛇矛劃過董思,朝著場外飛出數十米後落地。
最後時刻,張飛來不及收力,索性再加一把氣力將蛇矛脫手丟出,避開了董思。
險險便要著了這人的道。居然膽敢以身入局,用命來相賭。
若是自己真的殺了他,導致己方損失大量糧草。且不說影響戰局,單一個因私廢公的罪名,便會讓自己、大哥和四弟受到曹軍排擠。
何況挨這一下還未必會死,但自己一定會被判負。
這個董思,心思太過狠毒了。
“第五局,張飛勝。雙方戰績相等,無勝無敗。”
這個結果曹軍十分滿意。本身鬥將的主要目的便是為大軍以及繞後的馬超等人爭取時間。不用付出任何代價便達成目的,曹操十分滿意。
袁紹則憤怒非常。到手的軍糧因為張飛的到來而不得,雖然己方也需要休息的時間,但相比之下曹軍才是更加得利的一方。
看著堆積如山的糧草,袁紹急的眼中都要冒出火光。無奈有約在前,更是共同昭告天下。若是背信棄義,四世三公的名望便會在一夕之間蕩然無存。
都說袁紹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實則不然,對於擺在明面上的選擇,袁紹還是從來不會出錯的。
即便再度不滿,袁紹也只能惡狠狠地說一句:“比試便到此為止,今日退兵,明日繼續攻城!”
儘管成功爭取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但敵我雙方軍力懸殊的現實狀況並未得到根本性扭轉。袁軍若持續猛攻城池,己方軍隊終將因疲於應戰而耗盡有生力量。
正當曹操和眾將領為此憂心忡忡之際,剛剛贏得勝利的張飛滿心歡喜地闖進營帳。眾人紛紛向張飛道賀,張飛也毫不掩飾地道出此行目的:"兄長深知官渡之戰形勢嚴峻,特意說服江東一同出兵增援。我距離較近,所以率先帶領兩萬精兵趕來支援,想必江東大軍不久後也能抵達戰場。"
曹操聞言喜出望外,沒想到尚未開口求援,雙方就已主動派遣援兵前來協助。
然而,周瑜卻流露出些許不悅之色。江東根基不穩,他的打算是讓孫策坐鎮江東以防萬一。所以孫策做出增援這個決策之前,並沒有事先通知周瑜。
兩日後,孫策帶上人馬抵達官渡。和張飛一樣,孫策也帶來了兩萬人馬,曹軍一共又得到了四萬兵力的補充。
見到周瑜的孫策不好意思提起自己前來一事,生怕周瑜向他問責。周瑜也只好嘆了口氣,默許了孫策的做法。
周瑜內心也十分清楚。此地有那當世第一的武將呂布,還有那意氣風發的趙雲。孫策那爭強好勝的性格,肯定不會老老實實待在江東。
人員到齊後,曹操再度召開了軍事會議。
“曹某在此感謝翼德將軍、伯符將軍再度派兵相助。擊退袁軍後,曹某一定在天子面前為爾等請奏。”曹操說完客套話,便開始介紹現今的情況,“如今我方與袁軍在官渡相持,袁軍難以攻下官渡,我方也難以擊敗袁軍。恐怕此戰短時間內是不會見分曉的。然而現在武原、開陽兩地告急,不知諸位近來可有什麼妙計?”
孫策興致沖沖地來到此處便不是為了守城的。聽完曹操的介紹後,孫策第一個開口說道:“我可領五千精騎前往一解兩地之圍。”孫策一言,眾人大驚。
要想從官渡去救援二地,首先便要突破如今官渡袁軍的重重包圍。
曹操連忙拒絕了孫策的提議:“孫將軍年少有為。剛猛無比,曹某也有所耳聞。但袁軍並非江東軍閥,況且袁軍中尚有呂布、段煨、張遼、張合、高覽等能征善戰之輩。孫將軍不宜親身犯險。”
孫策性格十分剛直,而且對自己的能力十分有自信,對於曹操和眾人的勸阻,孫策一概不聽,只是繼續請戰:“諸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