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女子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正在與眾人共同研究巨幕的屈原抿了抿唇,一時竟不知該喜還是憂。
自從巨幕出現以後,大王一直很信任他,如此一來自己當能成事了吧。
與各方的訊息已經發出去了,想徹底談妥恐怕也得一兩年了。
任重道遠矣。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已經命人擺了坐席,領著眾人一同觀看巨幕。
曹植坐在曹操一側,平日裡一向瀟灑自如的他現今也收斂了許多。
面對桌上的美酒他也頭一次覺得似乎沒那麼香了。
可如今彷彿讓自己沉浸於美酒之中才能緩解心中的憤懣。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剛才還談笑風生的三人這時也沉默了。
如今已經四十三歲的李白何嘗不知女子所言乃事實?
他舉杯吞酒下肚,喃喃道:「好一個『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只可惜他到底不是個遊俠兒啊!
再想起故人孟浩然,心中悲痛愈甚。
巨幕中的女子卻是沒有發現自己傷了不少人的心,嘿嘿兩聲便轉移了話題。
【當然了,也有許多優秀的政治家同時是著名文人的,因為政策等各種方面的原因,這一類人在北宋時期尤其多,比如領導了北宋詩□□新運動的參知政事歐陽修、尤擅小令的宰相晏殊、寫出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又一宰相王安石、寫出名篇《嶽陽樓記》的又一參知政事范仲淹……】
【所以,有時候呢,就還是得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宋仁宗趙禎看著這些熟悉的名字,方才因滅亡和差點錯過王安石的焦慮心情終於緩解了不少。
大宋有這麼多能人志士,當對女子所言宋亡之事有法子才對。
看來改革勢在必行了。
「召晏相和歐陽修,另外,讓仲淹提前回京。」
吩咐下去後,他又拿起了一旁王安石的考卷研讀起來。
【我們接著往下分析,從「宿昔秉良弓」到「勇剽若豹螭」這幾句都是在講少年高強的武藝,它其實可以和前面幾句結合在一起,都是在介紹少年。】
【下面才開始真正地進入主題,「邊城多警急」一直到「左顧陵鮮卑」是在描寫少年徵戰沙場的場景。】
【尤其是「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一句寫出了少年遊俠的豐功偉績,也表達了曹植的雄心壯志。】
【我們都知道匈奴和鮮卑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是威脅中原的兩大勢力,尤其是匈奴,從西周時就已經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從戰國時身處北方的趙國名將李牧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大將蒙恬,中原王朝將士一次又一次地讓匈奴數年沉寂,直到西漢時期,匈奴達到全盛狀態。】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鹹陽。
不過短短几日時間,鹹陽學宮之事便已初步敲定。
地方確定好了,只待修繕一番便可投入使用。
然而此時的嬴駟看著巨幕,眉頭卻越鎖越緊。
戰國時期便是說的現在,那趙國名將李牧他從未聽說過,由此可知當是後世之人。
而由李牧再到秦始皇時的蒙恬,那秦始皇就還在這李牧之後,如此看來秦一統天下之日尚早。
統一之事需從長計議。
【說到此事,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許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西漢名將霍去病了。】
【班固《漢書》記載,霍去病「長驅六舉,電擊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