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兵法詭詐,誰埋伏誰,還不一定呢?(第1/2 頁)
“末將尊令。”
左營統領胡心水、右營統領夏龍山大聲接令。
“記住,用四馬馬車,拉上紅衣大炮,所有炮彈,全部帶上。”
“末將尊令。”
胡心水、夏龍山急忙出門,集結兵馬去了。
吳三桂則拉著王永吉和黎玉田,又是一陣嘀咕。
兩人聽得連連點頭,大聲稱“妙”。
朝陽之中。
一彪騎軍,如猛虎出籠,衝出天津,向薊州殺去。
為首一將,生得高大英武,手提一杆寒光閃閃的鑌鐵長槍,一路縱馬驅馳。
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威嚴。
他,就是遼東總兵李如松的二兒子:任薊遼總督中軍副將的李性忠,也是薊遼督師王永吉的心腹大將。
他的爺爺,就是大名鼎鼎的遼東總兵李成梁。
張居正時代的大明雙璧,李成梁在遼東,戚繼光在薊州。對於建奴和蒙古人來說,李成梁的名氣,顯然要比戚繼光大得多。
只不過,李成梁靠個人威望帶兵,自由散漫,從不設防。
不服就幹,乾死為止。天下騎兵,就數他最厲害。馳騁遼東一輩子,只有他幹人,沒有人幹他。
努爾哈赤都得跪在他面前唱征服。
戚繼光呢,主要靠制度帶兵,軍紀極嚴。
戚家軍雖然冠名戚家,但不屬於戚繼光,朝廷一調就動。
戚繼光也沒有私兵、私將,最後告老還鄉,還落得一個貧困潦倒的結局。
李成梁的遼東軍,卻大肆豢養私兵、私將,佔據大片遼東土地,當大地主,逐步形成遼東地主軍事集團。
遼東之患,還是從李成梁開始。
不過,現如今,遼東軍民,已全部遷入關內。以前的一切,全都化為烏有!
除非,在關內行遼制,佔據關內土地,再當地主軍閥。
這,也是關寧鐵騎的一個美夢。
可是,崇禎會答應嗎?
李性忠率軍一路驅馳,薊遼督師王永吉、遼東巡撫黎玉田緊隨其後。
薊州城外二十里處,大軍衝到一處谷地,兩邊有兩個小山包。
左邊山包上,一個老伯模樣的人,居然趕著幾隻小羊,在山坡上悠閒吃草。
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異常。
“李將軍,兩山夾一谷,讓將士們,快速透過!”王永吉大聲命令。
王永吉的大嗓門,就連牧羊的老伯,也能聽見。
“末將遵令!”
李性忠大手一揮,5000騎兵,迅速衝進谷地。
快出谷口時,突然,槍炮聲四起。
一陣強弓勁弩,一陣密集槍彈,從兩面山包上分別射來。
李性忠身邊親兵護衛,紛紛中槍、中箭落馬。
李性忠大急,大喊:“有埋伏......撤......”
王永吉、黎玉田大急,也跟著喊:“撤......快撤......”
明軍急忙回撤。
邊撤,還邊把旗幟,戰鼓,鎧甲,頭盔……胡亂丟灑一地。
唐通看明軍逃走,陣型大亂,急忙驅兵掩殺:“弟兄們,給我殺……”
一眾大順軍騎兵,爭先恐後,迅速衝下兩面山包,追殺明軍。
王永吉、黎玉田帶著大隊明軍狂奔。
李性忠則帶著幾十騎,拖後,斷後。
流賊看見明軍丟棄的旗幟、戰鼓、鎧甲、頭盔……紛紛下馬拾撿。
這些寶貝,拿回去,都是可以領取賞賜的物證。
李性忠抓住機會,居然緊勒韁繩,帶著幾十名斷後的親兵,回馬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