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5 頁)
才到達東市背面的安邑坊。
今天要看的是《踏謠娘》,經典劇目,不過他們是來看這位孫姓男子,男扮婦人的演技如何。
一坐下來,劉遐就拉著金星說話,告訴他最近寺廟裡面也流行講故事了,與他家茶樓不同之處在於僧侶們是邊說邊唱形式。劉遐義憤填膺地說和尚們為了招攬香客,什麼招數都用上來了。
金星也想起大唐道教興盛,不過貌似佛教也沒像車遲國那樣排斥,但也許他沒有見到的地方確實有這種事也說不定……也許西遊記也是對映大唐的吧!
杜暹詳細說了流行起來的這種“俗講”藝術,原來只講些佛經裡的故事,不過後來又加了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的,倒是有不少人喜歡去聽。據說還有經典劇目,專門有了“變文”的名字,最有名的當屬《王昭君變文》。
金星雙眼亮晶晶地聽著,雖然不太懂。
樂覺臉色不好,一直看著金星,卻也湊不到前面,而且現在聽到新鮮的更是忘了他在旁邊難受!
“快開始了,小白知道踏謠孃的故事嗎?”樂覺突然說話,顯得有些突兀。
金星一愣,搖搖頭——他出宮的時候太常寺的奉禮郎已經給他講過,但是他一緊張忘記了!
“這是北齊的故事,相傳有個姓蘇的男子,面貌醜陋、酗酒成性,還經常醉酒毆打妻子。其妻貌美歌甜,捱打之後便向鄰里哭訴。人們同情她,便常常模仿受屈捱打的動作,還有哭訴的音調,滑稽有趣……”
金星一副認真聆聽的模樣,乖乖點頭,而劉遐卻誇張地拍著樂覺肩膀。“哇!我還沒聽你一口氣說過這麼多話呢!”
魏知昔也在旁邊幫腔,弄得樂覺臉色陰沉。
金星趕緊拉開樂覺,道:“樂覺,那怎樣才算演的好呢?”
樂覺抿抿嘴,只看著金星道:“這個我也不懂,不如問奉禮郎大人了!”說完就後悔了,這不是將金星的注意力轉移嘛!
但金星已經順杆爬下去了,轉向奉禮郎,不過奉禮郎正跟李殷講《光大之舞》。
“光大之舞?那是什麼?”金星趕緊問道,生怕樂覺跟他說話。
“是先王之音的雅樂,祭祀儀典的,《光大之舞》先前用於文德皇后廟的,後來定為獻祖之舞……懿祖為《長髮之舞》,《長髮之舞》原本就是皇祖弘農府君、宣簡公、懿王三廟的祭樂,現在太祖廟樂為《太政之舞》,世祖廟樂為《大成之舞》,高祖廟樂——”
“呃……”
“——《太明之舞》——”
“呃,那個,每個都不同啊!”金星感慨,這個人說話都不受控制了,剛剛自己打斷都無法!
“當然,‘大樂與天地同和’,祭祀天神為豫和之樂,祭祀地祗為順和之樂,祭祀宗廟為永和之樂,用於天地、宗廟登歌的是肅和之樂,此外皇帝臨軒用太和之樂,王公出入為舒和之樂,皇帝舉食飲酒為休和之樂,陛下受朝為政和之樂,太子軒具出入定為承和之樂,冬至大朝會登歌為胎和之樂,郊廟俎入用雍和之樂,祭享酌酒、宣讀祝文之時奏壽和之樂!統為‘十二和’之樂……宮廷雅樂古老悠久,黃鐘首律,尊貴無比,天子之樂,十二鍾齊鳴……啊——”
奉禮郎自我陶醉之後,發現已經沒人聽他說話,而臺上的男扮女裝小哥兒已經哭的悲悲切切!
臺上這種戲金星是不喜歡的,所以不免走神。奉禮郎剛剛講的這些,劉狐狸以前都說過,金星沒有仔細記著,其實他記著也沒用,他將來又不進太常寺供職,記那些祭祀和典禮規定的樂曲幹嘛。不過也知道大概的分類。
除了雅樂之外,近來流行起來的“燕樂”更為平民化一些。大唐現在流行燕樂主要由龜茲樂發展而來,朝廷一般宴會上都會表演。燕樂也叫宴樂,採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