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第1/2 頁)
,過了一道石橋,在山門外一人買了三炷香,打算進去供神。
玉皇廟的道士很會做生意,在自家廟門外賣香,還每人特意限了三根的量,說這符合道家三生萬物的法意,雖然香燭還設定了上中下三等價錢之分,可限了數量就顯得不是很貪財。
進了山門,先是面闊五間捲棚頂的大獻廳,廳子前面還擺著個比水缸還粗還大的香爐,內裡插滿了香火,青煙直衝雲霄,幾乎一瞬間,眾人就都聞到了那濃郁的線香味。
獻廳裡擺的是文武將軍和瘟神爺爺的塑像,自然在玉皇大帝面前,這些都只是殿前小嘍囉了,三根香自然不捨得給他們。
怪不得廳前燒個大香爐呢,若沒有這個,將軍們站班一天什麼也沒得到,可不是要震怒的。
緊挨著獻廳後的就是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的玉皇殿了,殿堂深深,廳屋寬廣,內裡供奉著玉皇大帝的神像,不知是泥糊的還是石塑的,已經被顏料覆蓋看不出原本材料,只看見面相莊嚴的玉皇高高階坐,底下一溜長排的蒲團,凡人在那磕頭燒香。
右邊殿門處,還有個擺著桌子鬍子花白的老道士幫人解卦。
曇花站在蒲團邊上並沒有叩拜,只讓幾人按著年齡次序點香拜神,香頭剛要湊近燈火時,玉娘忽地停住腳步,詢問起門口老道:“敢問道長,不知廟裡頭除了供奉玉皇外,還有什麼靈驗神仙?”
玉娘剛才瞧著有不少婦人並未在此停住腳步,而是繞過玉皇往更裡頭過去了。
那道士估摸著此刻無人算卦,自己正清閒得很,看見玉娘不花錢幹問也沒嫌棄,摸著鬍鬚笑眯眯道:“幾位小娘子怕是頭回來,我們玉皇廟裡除了玉皇尊神外,還有後面供奉著的泰山娘娘,求姻緣,求子嗣,護佑子孫那是再靈不過了。還有東西配殿裡的文昌帝君和護法財神,那也有人還過願的。”
原來如此,怪不得看進殿的人多,點香的人少,原來還有別處,沒有蹭上熱度,連玉皇老爺也吃不上飽飯哩。
玉娘想了想,而後開口道:“俗話說得好,神仙還有輕重緩急,到廟裡總不能都拜一遍,求該求的人去。玉皇老爺坐擁天下,恐怕他老人家未必就饞咱們這三根香來,我想留到後頭去點,你們是在這兒還是往後面去?”
這倒要人想想。
幾人雖然都是花娘,幹得一門職業,可各自祈求的願望並不相同。
楚楚和銀花想的是求段好姻緣,小七求的是錢財,福娘猶豫得最久,她既想拜文昌帝君,能讓自己才思敏捷,寫出幾首留名的詩句。又想去求泰山娘娘,為自己求段姻緣,最好是比那縣丞還要顯赫的官位,替她娘爭這口氣!
糾結再三,福娘做了決定,“我和銀花她們一起去後殿。”她到底還是最在意親孃。
“玉娘你呢?”福娘問道。
“我自然是和小七一樣去求財神。”玉娘絲毫沒有遲疑,剛才一聽道士講述就下定了決心,求姻緣哪有求財好,若是天降橫財一百億,月老親手給她綁紅繩都不好使。
既然商量了路子,跟隨的人自然也要分開。
曇花姑姑雖然比她們年長,可論起手上的氣力只能堪堪與玉娘齊平,為了她的安全,也得留下一人。下剩三個媽媽,玉娘乾脆推了劉媽讓她去照顧福娘,自己和小七則帶著宋院的徐嬸去右邊財神殿裡。
“別怕。”玉娘朝著小七輕折起披襖衣角,露出自己腰裡掛著的兩個荷包來。
大的紅布荷包裡邊鼓鼓囊囊,裝的全是她在後院撿的石頭。這玩意兒用來砸人,輕者頭破血流,重則當場昏厥,極有安全感。
小的青布荷包裡則是特意從鍋上刮下的灶灰,裡面混了細沙土,用這個往人面前一撒,不怕眯不了人眼,實在是偷襲的好幫手。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