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貧窮夫妻百事哀(第1/2 頁)
小時候,王燕就深刻理解了“貧窮夫妻百事哀”這句話的含義。
因為,父母隔三差五的吵架和動手打架以及和周圍鄰居之間的矛盾,十有八九都是因為錢引起的。
兒時的記憶中,家裡總是瀰漫著緊張的氛圍。
母親一直恨得牙癢癢的一件事,就是和奶奶在當初分家的時候,奶奶只給了一袋麥子,因為吃的東西不夠,這一袋麥子根本不夠維持多久一家三口的生活。
放到現在來看,那一袋麥子根本值不了多少錢,也許只能值五十塊錢左右。但因為家裡窮,這樣的一袋麥子就成了一家人矛盾的導火索,幾十年來,每次母親想起這件事,都能和父親大吵一架。以至於奶奶都去世了很多年了,母親她只要想起這件事,都能把奶奶臭罵一頓。
父母常常為了柴米油鹽爭吵不休,貧困如同一片沉重的烏雲,籠罩著一家人的生活。每當月底拮据點到來時,父母總是相對無言,眉頭緊鎖。母親會抱怨生活的艱辛,父親則默默地抽著煙,似乎在思考著如何應對。而她,只能靜靜地躲在角落裡,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無助和恐懼。
王燕上小學的時候,還沒有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當時她每個學期需要交幾十塊錢的學費,因為這點錢,父母也總是會大鬧一場。
她找母親要錢,母親讓她找父親要,她找父親後,父親說沒錢,又讓她去找母親要,就這樣,把她這樣一個年幼的孩子,弄得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她的記憶中,但凡需要用稍微多一點錢的地方,父母就經常到村裡找這家借找那家借,有時幾塊錢幾十塊錢也要借,然後過段時間再還給別人,在借錢的過程中,他們就會往往心情不好,有時如果對方不借給他們錢,他們會狠狠地咒罵對方,認為對方不講情面。
有一次,王燕的父母因為種的地被鄰居霸佔了一點,雙方就鬧得不可開交。
鄰居喜歡佔便宜,他家在耕地的時候,故意多霸佔了一點王燕家的地,本來每家的地都是有記號的,每家都用田埂間隔開。
鄰居家卻越過了紅線,將莊稼種到了王燕家的地裡。
當然被他們家霸佔的地並不多,多的話會特別容易被發現。
但就是因為這一點越界,兩家大打出手,王燕的母親甚至拿著鐵鍬要和對方拼命,王燕合計了一下,那點地一年下來,其實也差不出100塊錢來。
但因為窮,這點經濟上的差距就能掀起一場巨大的紛爭,在這場爭鬥過程中,王燕的母親甚至以死相逼,逼對方妥協,她躺在地上和普通的農村婦女一樣撒潑、罵街,雖然是對方犯下的過錯,但母親這樣的行為,讓王燕感覺很丟臉。
因為這一點錢的矛盾,導致顏面盡失。
姥姥在姥爺去世後,要輪流住在兩個女兒家養老那可憐的畫面,也深刻留在了王燕的腦海中。
姥姥一輩子都沒有工作,這個裹小腳的女人,一輩子都靠種地為生,一生的積蓄最後留下來的只有幾千塊錢。
因為沒多少錢,因此,姥姥的養老問題,自然就由三個女兒來負責了。
但大姨對姥姥置之不理,只有二姨和王燕的母親來負責姥姥的養老。
其實姥姥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在90歲之前,她都能生活自理,她一輩子身體都沒有大毛病,沒住過院,沒在看病上花過多少錢,這已經算很幸運的了。
但她的兩個女兒,也就是二姨和王燕的母親,常常為了誰給老太太買了一串葡萄,誰又給她買了一件上衣,而爭吵不休。
其實引起他們爭論的事情並不值多少錢,經常就是因為幾塊錢,覺得自己吃虧了,就會引起一場罵戰。
王燕的親戚家也是這樣的情況,他們家有3個子女,因為老人去世前口頭上說留下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