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2 頁)
「今日之後,」趙珏之忽然開口,「不得再提起宋姑娘。」
「……是。」
第六十七章
伏夏午後,御書房內涼風習習。
豐慶一邊收起摺子,一邊端起涼茶。
見他放下硃筆,慈覺上前一步,躬身稟報導:「陛下,方才鳳儀宮送來一盒點心,說是皇后娘娘忙了一早上。」
豐慶抬眼瞥向他身後,而後一邊放下茶盞,一邊蹙起眉頭,搖頭道:「婦人愚昧。」
慈覺側身擋住食盒,恍若無事發生。
朝中大臣比宮牆角的草更知曉風往哪裡吹,這幾日如雪片般飄進御書房,控訴內容別無二致的參本便是明證。
青州案埋下的種子經由春雨浸潤,夏日照拂,直到暑氣未消的今日才探出頭來。
彼時豐慶並無動吳相之心思,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推脫給秦禮泉了事。群臣百官眼明心亮,雖有憤憤不平者,卻不敢妄動。
今日吳相嫡子外放,其意義非同尋常——青萍之末細風已起,來日之大風早有先兆。
「豈有此理!」
提起硃筆不多時,豐慶帝再度咆哮出聲:「侵地、霸女、橫行鄉裡,本本皆是參他吳家的摺子,簡直無法無天!」
慈覺傾身行禮,淡淡道:「陛下仁心,相府中人如是胡作非為,陛下皆未遷怒於相爺。」
「哼,」豐慶放下摺子,偏過頭看他,眼角餘光裡恰好瞥見那食盒,他復又蹙起眉頭,沉聲道:「偏偏朕的中宮之主看不明白。」
慈覺卻不搭腔,他端起茶壺走上前,一邊替他續茶,一邊道:「陛下切莫憂心,萬壽節將至,正是與民同樂時。」
聽見萬壽節三字,豐慶的神情驀然舒展:「慈覺說的是,鄰裡幾國的國書都已送來,說是今歲皆會派使臣前來,到時京中定然熱鬧。」
「萬國來朝,皆因陛下治國有方,四海昇平之故。」慈覺笑意盈盈接過話頭,「奴才估摸著,南琉、博羅幾國皆會派使臣來給陛下賀壽?」
豐慶帝放下茶盞,一邊翻找堆疊在案頭的國書,一邊頷首道:「南琉很是知禮,此次不僅有使團前來,而且派了大統領白歸一帶隊。」他翻出國書,笑著搖搖頭,「禮單裡不僅有奇珍異草,還有兩名琉國美人。」
「陛下仁心厚德,才能得天下歸心。」慈覺輕掀起眼簾,奉承道,「博羅國定也是珍奇琳琅,美酒美人。」
豐慶心口熨帖,收起南琉國國書,順手翻出另一本。
不及翻過第二頁,豐慶神色驟變:「豈有此理!」
「陛下息怒!」慈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區區偏壤小國,竟敢提議和親!」豐慶帝劍眉高挑,一把甩出國書。
慈覺躬身縮脖,許久不敢出聲。
待頭頂上方的喘氣聲漸漸平息,他稍稍抬起頭,輕聲道:「陛下,莫非博羅國不知陛下無女?」
豐慶一怔。
慈覺會意,立時撿起國書奉至他面前。
豐慶緊蹙起眉頭,遲疑許久才接過國書,一邊翻看,一邊道:「博羅國清安君求娶大辰名門之後……似乎並未強求王女。」
慈覺眸光垂斂,恭順道:「清安君知禮。」
豐慶帝放下國書,繞著御書房來來回回好幾圈,忽又停下步子,轉頭朝慈覺道:「朝中三品以上大臣,可有誰家女子待字閨中?」
慈覺稍作思忖,回道:「回陛下的話,禮部尚書鄒大人之女年方二八,只是,」他微微一頓,又道,「鄒家子嗣單薄,尚書大人膝下唯有一女。」
豐慶擺擺手:「鄒歡年邁,暫且不提。」
慈覺輕輕頷首:「原本定遠將軍府也算是名門之後,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