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劍舞(第1/3 頁)
當舞女拿著佩劍上臺之時,所有人從舞女上臺的舞步就已被吸引。
只因舞女的步伐,與傣舞的舞姿相似,不過舞女的舞服卻煥然一新。
不過這當然也是有所其因,畢竟從傣舞轉變成舞劍,總不能原味照抄,而且轉變後還加上偑劍。
舞女除了服裝不同之外,髮型也完全是兩種風格。
傳統的傣舞是紮上頭髮,戴著皇冠,舞女還露背露肩又露腰,長裙開叉露腿。
轉變成舞劍後,舞女是披著頭髮,還不露背、也不露肩、更不露腰,長裙不開叉也不露腿。
舞女跟隨著音樂的節奏,開始在舞臺上舞動身姿,隨著舞步的動作與身姿的變化,這一場舞的確別有風采。
還別說,從傣舞轉變而來的舞劍,確實存在一些傣舞的元素。
傣舞中那些嫵媚與妖嬈的身姿,仍然存在舞劍的動作中。
不過由於加上舞劍的元素,為了配合舞劍的身姿,好多傣舞中原有的動作都被簡化。
舞劍始終還是舞劍,雖然是從傣舞轉變而來,可舞劍也仍然擁有它獨特的風格。
舞女的動作從緩慢而優柔,變化到嫵媚而快捷,可即使如此,舞女也並非一邊跳舞一邊耍劍。
對於本身就會跳梧國舞劍的卡卡蘇月,她自己也看過域國的舞劍。
那卡卡蘇月對兩國之間舞劍的風格,自然就看出其中不同。
曾經到過傣舞會,失憶時被女老闆騙在傣樓做過幾天的舞女。
白靈對傣當然不陌生,她能從這次的舞劍中看出與傣舞的風格。
“咦,蘇月,還真果然如你所說,舞劍的確是從傣舞轉變而來”。
“哈哈,是啊,沒錯吧?就連舞姿也仍然保持一些傣舞的元素”。
“對哦,將妖嬈的動作、與優柔的舞步、和嫵媚的身姿,都發揮到極致,完全與舞劍巧妙的融合一體”。
“哈哈,你說的沒錯,或許這正是傣舞聞名天下的原因吧,不過舞服的轉變,就失去傣舞原有女性的魅力”。
“是啊蘇月,你說得對,服裝的轉變確實失去傣舞原有的女性魅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一千年前把傣舞轉變成舞劍,如果連舞裙也沒改變,那豈不是失去了舞劍的意義?”
“這樣說也不是沒道理,或許早在一千年前,把傣舞轉變成舞劍時,就已經考慮到這個”。
“那倒也是,即使放到今天,如果舞裙還沒改變,那人們怎麼又能認可舞劍就屬於梧國”。
“對呀,的確是這個道理”。
音樂還在伴奏,舞蹈還還在持續,只見配劍在舞女的手上被髮揮的自如。
隨著舞女的動作,長髮與長裙不斷的飄動,這更能凸顯舞女身輕如飛燕的舞姿。
在接下來的動作裡,舞女時不時的將一條腿抬到頭部,形成站立式的一字馬形態。
而這些動作,也是傣舞中看不到的,這樣就更加能讓觀眾看到,舞劍與傣舞的不同風格。
除此外,在不同舞蹈動作的轉變中,舞女還時不時將配劍扔向半空。
讓配劍自然掉落之時,在隨手接過配劍,在這一系列連貫的動作中,舞女都表現得十分柔美、極其華麗而優雅。
就是這樣的動作,讓觀眾看的驚歎萬分,忍不住的齊心鼓掌。
舞劍的意義,本身就是將女性的柔美,與輕薄的劍氣合一。
而舞女這一系列連貫的專業動作,既保留了劍氣的本身,又發揮了女性的優柔。
在接下來的動作中,舞女把‘起劍’、‘抹劍’、‘全劍花’、‘點崩劍’、‘掖步轉’、‘掰腕劍’、‘纏身劍花’,的動作一連串做完。
舞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