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立冬(第1/2 頁)
“春娘,我出門了......”肖大山收拾好今天要帶下山的東西,和春娘打完招呼就準備走。
“大山,你先別急,前些天家裡曬的柿餅已經差不多了,我去拾上一些,你帶回去給王大爺他們嚐嚐........”
“好.....一起......”
春娘拿出油紙,小心翼翼的包了六個柿餅,“大山,這裡面有六塊,你到時候注意些,別把它壓壞了.....”
“好.....”對於春孃的叮囑,肖大山並沒有覺得不耐煩。
送走了肖大山,春娘拉著小芳一邊做著話,一邊聊著天。
“小芳,明天就立冬了,別看這幾天還有一些小陽春的感覺,但是再過不多久,天就會冷的很,你過冬的衣服要抓緊做出來了,要是來不及,你就拿過來,我幫你一起做.....”
“不用,嫂子,我來得及的......”小芳連忙推脫。
前兩天肖大山,下山的時候有帶了一些棉襖棉布,這是準備過冬用的。
春娘也知道,看肖大川帶回來的那些東西就知道,那可不止一兩身的衣服面料了。春娘想著,怕是肖大川過冬衣服都不需要自己來操心了。
不過,明天就要立冬了,家裡現在事情基本上也結束了,這立冬可是意義非凡的。
立冬,俗俗話說“交冬”,意為秋冬之交。
立冬要“補冬”,家家戶戶都要熬製草根湯。
草根湯的材料可要提前準備好,不然明天可來不及。
明天立冬,要做的事情多著呢。除了草根湯,還要包餃子,釀黃酒,“交冬餈”慶祝好收成,掃芥,種豌豆。
零零碎碎的弄著,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第二天天剛亮,春娘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後,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製。
草根品種眾多,配方也多種多樣,但都躲不開補腎、健胃、強腰膝的功能。
畢竟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人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說的就是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這天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
“嫂子,這湯好香啊。”聞著空氣中的整陣香味,小芳感覺自己的喉嚨不停的分泌著口水......
雖然說這些天每天都能吃飽喝飽,以前的日子不知道好多少,但是,像這樣,一整隻雞鴨肉的熬湯,還真的是從來沒有過......
小芳整個饞的不行 。
“怎麼?想喝了?不過現在還沒好,再過一個時辰就差不多了,現在呀,咱們來包餃子......”春娘把灶火交給肖大娘,準備帶著小芳和麵包餃子。
立冬節氣吃餃子的習俗,在立冬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過餃子。在靠山村,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
“嫂子,咱們包這麼多啊......”小芳不由的分泌著口水.....
這個是白麵活的面,連餡都是帶著肉,肉嘛,自然就是肖大山打回來的野豬肉.....看陷就知道很好吃。
“這些啊,不多呢......今天大山應該就回來了,大山和大川兩個人,你也是知道的,都是能吃的,我估計一個人能吃三四十個餃子,今天立冬,也是過節,可要讓他們吃痛快了.....”
春娘手上的動作不停,一張張圓又薄的餃皮從春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