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百家講壇第十放映室(第1/3 頁)
“曾老師,我們能加你一個聯絡方式嗎?”舒芸的助理文霜帶著詢問的語氣小聲詢問著曾文豪。
作為助理,這種能幫藝人拓展人脈的機會,他跟著鄭芳學習了不少,主打一個“不恥上問”,大膽去要聯絡方式。
“可以啊,都是自己人,那咱們都加個聯絡方式。”剛才一番交談,曾文豪也知道了舒芸就是舒寒的女兒。
舒寒當年可是他們這輩人中,最為風光的人之一。
畢竟舒寒作品改編的影視劇,是實實在在霸佔過各大電視榜單的。
三人拿出手機,各自新增了聯絡方式。
林謙抽空翻看了一下曾文豪的朋友圈,發現他經常在朋友圈裡發表一些自己的文學雜談,零星夾雜著一些他的一些文學評價和影視評價。
看得出來,他是一個比較喜歡分享觀點的人。
既然這樣的話,林謙就準備試探一下了。
“曾叔,我發現你朋友圈那些講解的影片都挺好的,可惜就只有你的朋友才能看到,你這可有點兒敝帚自珍了啊。”林謙笑著調侃。
“嗨,就這點東西,我發在朋友圈都沒幾個人看,更別說其他人了!”鄭文豪也是一臉遺憾。
他朋友圈的講解影片都是打過文案稿子、精心製作的,可惜就連他的朋友、那些閱歷較深的人都看不進去,他又哪還指望其他普通人能看得進去呢?
“曾叔,關於這一點,我倒是有幾個想法,”林謙臉色一正,他準備開始出招了。
“哦?小林你有什麼想法,到時可以跟我說說。”曾文豪在央視見識過不少青年才俊,他是非常善於接受年輕人意見的。
他時常和他的老朋友開玩笑說,他們這輩人已經是快要退休的年紀了,跟年輕人有了代溝。很多時候,或許得多聽聽年輕人的意見,才能把節目做好,畢竟年輕人腦子轉得快。
“曾叔,既然你是做節目編導的,我覺得你完全可以嘗試把你朋友圈的那些想法,做成兩個節目。”
“哦,做成節目嗎?”曾文豪有點懷疑,朋友圈的影片帶著玩票的性質,跟正式的電視節目可不一樣。
“曾叔,隨著咱們國家漸漸強盛,現在年輕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節目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是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各種營銷號太多了。
他們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向普通人輸出一些反智、腹黑的言論,實在是給傳統文化抹黑。
這個時候,官方能夠下場掃清風氣是很有必要的。”
林謙的這一段話,瞬間就說進了曾文豪的心裡。
他在朋友圈發表各種知識雜談的影片,也是希望他的朋友們能夠看到,別被各種營銷號給帶偏了。
特別是一些垃圾電影,光憑一些宣傳口號就能佔據市場,他經常在朋友圈裡幫好友做影片分析掃雷。
結果朋友避坑了,他自己被垃圾電影給燻了個不輕。
“曾叔,我覺得你可以和臺裡的領導商量做一個電影雜談的節目,現在網上很多自媒體都在做,你們也可以趕上,比如這樣……”
於是,在旁邊三個“好奇寶寶”的注視下,林謙開始了他的思路講解。
而他的講解內容,正是前世非常經典的一款科教頻道電影雜談節目,《第十放映室》。
這個節目以辛辣尖銳的毒舌評論而出名,同時這些嘲諷調侃的影評話語,還帶著幾分幽默色彩。
讓觀眾觀看影評的同時,還能學習如何使用文字。要知道,這款節目即便是不帶任何髒字,也能把垃圾電影諷刺得入木三分。
前世這個節目持續播放了十年,在2013年的時候就停播了,實在是眾多節目忠實愛好者的一大遺憾。
後來在自媒體爆發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