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參加狩獵活動(第1/2 頁)
此後的日子裡,袁天綱與李婉順均住在可汗王庭附近的帳篷裡,時刻警惕著羅壽的暗襲。一連數日,大家都相安無事。袁天綱他們都漸漸地放鬆了警惕。
一日,肆葉護可汗邀請袁天綱一起去狩獵,袁天綱正想帶李婉順一起參加,李婉順正好這日子來好事,身體不適。袁天綱不放心將其單獨擱下,就想回絕可汗。李婉順安慰他:“袁郎,你就放心跟可汗去狩獵,以免掃了可汗的興致,我在這沒事的。”
袁天綱猶豫再三,但經不住可汗派人一個勁催促,只好再三囑咐後出去。待他騎馬來到狩獵現場,肆葉護可汗已經率人等候多時了。只見可汗身披羊皮袍,外套一件黑貂大氅,頭戴日月冠,長髮披肩,腰間繫著金腰帶,腰帶上佩著短劍,腳穿尖頭革履。可汗身後的脫思高爾(突厥語:圍獵人)均長髮披肩,身穿翻領袍服,外罩坎肩,腰間繫著革腰帶,革腰帶上佩著短劍,左手持韁,馬鞍後蹲坐著一隻獵犬。這時,眼尖的袁天綱看到羅壽也在脫思高爾當中,他憂慮的心裡也稍稍平靜下來。
肆葉護可汗見袁天綱姍姍來遲,有些不悅地用突厥語說道:“袁尊使,今日狩獵你來遲了,晚點狩獵活動結束後宴會上,你要多喝一些馬奶酒啊。”
袁天綱聽著一突厥通譯者翻譯後,馬上致歉道:“我的朋友今日身體有恙,照顧她一會,故來遲了,請可汗見諒!”
等通譯者翻譯完袁天綱的話,肆葉護可汗哈哈大笑:“你所說不是幹脫,應該叫可敦吧。”說完,可汗與脫思高爾們狂野地哈哈大笑。
袁天綱聽完通譯者的翻譯,不由地臉通紅通紅的。突厥語夥伴叫幹脫,妻子叫可敦。
然後,狩獵儀式正式開始。肆葉護可汗帶隊來到一處祆神廟的祭壇前,祭壇上已點燃熊熊大火。祭壇前兩位穆護(襖教傳教士)先殺一頭黃頭白身綿羊來祭火, 並往火裡敬撒祭品,祭壇上的草堆被點燃的噼啦響, 竄出火焰。
然後,可汗率眾懷著崇敬之情叩頭跪拜、祈禱, 隆重祭拜火神。跪拜時每個人手掌向上吸收大地的能量,祈禱所有願望都能實現。而後,眾人唱著震撼人心的火的讚歌,跳著舞姿奇異的火舞。
經通譯者介紹,在突厥人眼裡,在襖教拜火儀式上, 火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火不僅能護佑人生,而且還具有一種滌盪一切汙穢的神力。因此在儀式上, 必須以火洗禮。
拜火儀式結束後,狩獵活動正式開始。
突厥人的狩獵活動的規模猶如一場軍事行動,脫思高爾有五百餘人,可汗指派一名伯克(突厥官名)指揮統一行動,由他來指揮騎手們對草原上的狐狸、鹿、狼和野豬等動物,採取包圍、堵截、把口、攆跑、放狗等好多圍獵手段,進行圍獵活動,所獲得的獵物,除了豐美的獵物獻給可汗,及獵物的重要部位分給捕獵者外,所有獵物都是平均分享給脫思高爾。突厥人認為獵物天授,就應當人人有份,都有權利享受這種“天賜之物”。
狩獵進行時,可汗想讓袁天綱展示一下自己的射箭技術。袁天綱尷尬地笑著說自己不會射箭。可汗一聽,臉上表露出輕視之色,不屑地說:“早就聽聞唐人不善騎射,不像突厥人在五六歲孩童時期就學會騎小馬射鼠了”。這時,羅壽策馬上前,厲聲說道:“大汗,請准許羅壽代袁尊使展示射術。”
經可汗點頭同意後,羅壽一拉馬韁繩,扭身策馬而去。可汗喊道:“羅壽,你射下一隻飛鷹,本大汗就尊稱你為曳落河(突厥語為壯士)”。
羅壽看見天空中有兩隻大雕在爭奪肉食,他彎弓搭箭一射,兩隻大雕都被一隻箭射下來,技驚在場的可汗及所有的脫思高爾。
袁天綱也不禁歎服,心想:“可惜羅壽及燕雲十八騎流落西突厥,若為大唐所用該多好呀。”
狩獵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