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元旦異雪;賊流秦、晉;洪、曹破賊;西澳之捷(第1/1 頁)
元旦異雪
農曆正月初一元旦,大雪連續下了十天,堆積厚度達到了四五尺之多。有個地方的屋簷和高樓的積雪上,形成了清晰的巨人面部形象,連鬚眉也都栩栩如生,此外還有人馬賓士的痕跡。有識之士據此景象推測,這預示著未來將會出現戰爭的徵兆(這一記載出自當地的縣誌記錄)。
賊流秦、晉
農曆正月初一(己亥日),發生了強烈的大風和霧霾天氣。這時,偽裝成米商的延綏地區賊寇侵入宜君縣,並佔領了該縣,隨後又攻陷了保安和合水兩地。其中一部分賊寇向山西方向流竄,攻克了蒲州和永寧,四處大肆搶掠。山西巡按羅世錦將責任歸咎於陝西方面,認為陝西方面採取了“以鄰為壑”的做法,將賊寇推向了山西。給事中裴君錫是山西人,他也上奏請求朝廷責令陝西巡撫和總兵官負責,先把賊寇趕回陝西境內,然後再商議剿滅或招撫事宜。這種處理方式顯示出當時官員竟然如此昏聵。
北宋年間,米芾(字元章)擔任縣令時,其轄地遭遇蝗災,百姓設法將蝗蟲驅趕到鄰縣。鄰縣縣令對此十分憤怒,認為此舉損害了自己縣的利益。米芾幽默地回覆了一封公函,寫道:“我縣既然能將蝗蟲驅走,貴縣為何不將它們驅來呢?”讀到這封信的人都覺得滑稽可笑,不禁捧腹。羅世錦此刻的短視,與那個鄰縣縣令並無二致。當年王守仁(即王陽明,被封為新建伯)成功擒獲寧王朱宸濠後,武宗皇帝才姍姍來遲。一些投機取巧的小人為了向皇帝邀功,企圖把寧王放走,好讓武宗有機會親自上陣立功,把軍國大事當作兒戲。裴君錫提出的建議,也同樣是類似的膚淺見解。對待國家大事如此輕率,賊寇怎麼可能不更加肆無忌憚呢?
洪、曹破賊
正月時,洪承疇和曹文詔兩位將領在槐安堡擊敗了流賊。郝臨庵和“可天飛”被官軍打敗,只剩下獨行狼加入殘部,在鐵角城一帶從事耕牧,計劃長期抵抗。洪承疇和曹文詔率軍進攻並摧毀了這支殘餘力量,斬殺可天飛,同時活捉了另兩名首領並誅殺之。曹文詔以其忠誠勇敢著稱,洪承疇則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深受士兵們的愛戴和信任。接下來四年裡,他們率軍輾轉征戰,共計斬獲三萬餘敵軍首級,使得陝西地區逐漸恢復平靜,但官軍也因此疲憊不堪。
西澳之捷
正月,寧塞地區的逃逸賊寇聯合了環慶等地的眾多賊寇,駐紮在鎮原縣附近的蒲河地帶,試圖侵犯平原地區並向鳳翔、漢中方向進發。陝西巡撫練國事和總兵董志義得知後,派出兵力防守各關鍵地段,賊寇因此不敢輕易出擊。不久後,洪承疇從鄜州抄小路趕來支援,曹文詔也帶領臨洮兵馬抵達,賀虎臣的軍隊也來到此處,三路人馬在西澳會合,從各個方向對賊寇發起夾擊。經過大小十多場戰鬥,官軍一路追擊幾十裡,斬首超過一千人,受傷及墜馬的賊寇不計其數,寧塞地區的賊寇活動終於得到了遏制。然而,渾天猴等賊寇仍然佔據著襄樂地區,練國事於是將駐地轉移到寧州。當時,西澳大捷被看作是近年來朝廷用兵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譯者注:1.米芾,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羋,祖籍太原,出生於襄陽,北宋著名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宋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