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錢士升論李璡蒐括之議、詹爾選救錢士升、倪元璐論參薦等(第1/2 頁)
錢士升論李璡蒐括之議
四月的時候,武生李璡上奏朝廷,主張要達到國家治理的根本在於充實國庫,請求搜刮大臣和高官的財產以支援軍餉。對此,大學士錢士升原本打算將李璡交由司法部門審查處理,但皇帝並未採納他的建議。錢士升接著上奏說:近期以來,許多人利用各種理由謀求快速晉升,這種現象確實非常普遍。而李璡所提倡的做法則是鼓動世家大族和有錢有勢的縉紳主動向官府進獻財產,企圖實行強制沒收財產。這都是使世道衰敗、禍亂朝政的惡劣政策,竟然有人膽敢在聖明天子面前提出這樣的建議。這些人毫無敬畏之心,行事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之所以人們厭惡富豪,主要是因為他們透過兼併方式剝奪平民百姓的權益。但在地方上,這些擁有財富的家庭也是為貧困百姓提供衣食生活的源頭。因為戰亂饑荒的緣故,把責任歸咎於富戶並沒收其財產,這是連秦始皇對待巴清,漢武帝對待卜式時都沒有采用的極端做法。這個提議一旦被採納,那些無所依靠的亡命之徒就會紛紛聯合起來與富裕家庭作對,大規模的動亂由此開始。
隨後,溫體仁考慮到皇帝要廣開言路,改變了錢士升擬將李璡下獄的提議。皇帝仍然嚴厲地責備錢士升,認為身為機密重臣,若是急於求取名譽,那麼僅僅將李璡罷免就已經足夠,沒有必要這麼急切地追究。當時,福建右衛經歷吳化鯤上書揭發錢士升的弟弟錢士晉,溫體仁代擬了嚴厲處罰的旨意,錢士升因此請求辭職,得到皇帝同意。
詹爾選救錢士升
御史詹爾選上奏說:“大學士錢士升因自責而辭官歸鄉,這明顯表現了作為輔佐大臣堅持原則而離職的態度。皇帝本應積極激勵這種行為,怎能把這種堅守原則視作是沽名釣譽呢?作為臣子,我們都不敢故意去追逐名譽。然而,如果皇帝不倡導臣子們追求名譽節操,任由他們只為保住俸祿和寵信,使得整個社會風氣變得寡廉鮮恥,這難道對國家是有利的嗎?天下人都清楚目前諸多敷衍應付的政策,心中深感痛心與羞愧,難以述說。輔臣錢士升只是偶然間就某一問題代表天下蒼生髮聲而已,結果卻因次鬱郁離職離去。如今陪伴在皇上身邊的,只有那些刻薄寡恩、不顧大局的小人,他們破壞既有法規,埋下了隱患。面對這樣的局面,國家大事還能妥善處置嗎?”
皇帝在英武殿召見了廷臣,並對詹爾選的言論極為憤怒,聲音和神色都顯得極其嚴厲。詹爾選則鎮定自若地回答皇帝,毫不退縮。皇帝質問什麼是所謂的“苟且之政”,詹爾選回答說:“捐款助餉這件事,就可以視為敷衍了事之政。詹爾選反覆陳述了幾百言,並表示: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如果皇帝能夠採納,國家大事還有挽回的餘地;即便皇帝不採納,也希望這些話皇帝將來能夠反思。”
皇帝聽了之後更為憤怒,想要將詹爾選投入監獄,經過內閣大臣長時間的營救,皇上最終下令讓詹爾選戴著枷鎖留在值班房,並命令都御史審議其罪行。
倪元璐論參薦
四月份,國子監祭酒倪元璐上奏說:“昨天我發現黃安縣的學生鄒華胡亂進行舉薦活動,竟然還把我名列其中,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皇帝渴望尋求賢才,本意是要發掘那些隱藏的優秀人才,然而宵小之輩為了晉升鑽營,輕視孔孟之道,視其為無用之物,把延續家族榮譽當作種植桃李一樣輕易。吳化鯤只是一個普通百姓,卻干預巡撫和按察使的舉薦;鄒華地位低下,卻越級推薦朝廷顯貴。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還怎麼期待朝廷上人人昂首挺胸、心情舒暢呢?”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見。
七月份,倪元璐因他事被罷免了職務。誠意伯劉孔昭彈劾倪元璐,指責他以妾冒充妻接受封賞。皇帝下令解除倪元璐官職,讓他閒居在家。
劉宗周罷
四月份,大學士溫體仁等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