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何懼人言(第1/2 頁)
李大夫提醒到:“金大夫就是當時在‘流犯村’問你師出哪位名家的那位,唐大夫當時沒在。”
又道:“金大夫這個人喜歡沽名釣譽,沒有好處他是不會把自己的藥材拿出來賣的,據說他治起病來一天能好的非要開三天藥,能一個月治好的,他怎麼都要拖上三個月,沒事就喜歡拉幫結派辦個義診,
這次‘流犯村’‘流疫’一事,背地裡都是他張羅別鎮的大夫一同過去的,藥材也捐了不少,縣太爺還親自到他的醫館進行嘉獎給足他面子,醫術平平無奇,名聲倒是打得響亮;
這個唐大夫醫德在金大夫之上,但性格孤僻又只說一家之言,對其它學派根本瞧不上,醫館規矩多如牛毛,來看病的人必須一個月內沒有吃過其它大夫的方子,否則不診,藥錢都定價極高,因此找上門的自然只有達官貴人。
同行之間只換藥不賣藥,對外明言他家的藥材不借庸醫,不借商賈,不借權貴,如果看你不順眼,你拿真金白銀都不賣,價格還死貴,但藥是真好,人家的藥可以進貢天家,底氣足脾氣硬。
這兩位大夫兩看相厭,你如果要買金大夫的藥,就不能被唐大夫知道,同樣的,你找金大夫買過藥,唐大夫看你再順眼也不會借你,美名其日,怕自己的藥和別家的一起煮,被玷汙了。”
原來古代大夫同行之間也這麼騷氣的搞擠兌!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王書顏明白了,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是隻想名利,一個是同行相輕,有底氣有本事,整天只會拿鼻孔看人。
那位金大夫當時知道自己沒有師出名家,那一臉的嫌棄勁都不想遮掩,笑道:“六鎮的醫館很少嗎?少了這兩家難道影響很大?”
李仲邈道:“若是平常便罷了,主要是都在暑氣頻發的當口,流犯村發生了短暫的‘流疫’後,縣太爺對每個鎮的暑疫管得挺嚴,所以各鎮用藥尺度稍大,我和大哥兩家的醫館也不能全部採買過來,所以都只採買一半,六鎮加起來約二十間藥鋪吧。”
周頌卿道:“金大夫和唐大夫那邊我們先不管,我們可以明天開始先在其它鎮的醫館採買,先看看夠不夠,真不夠再說。”
王書顏:“阿叔,你每日那麼忙,怎好意思再繼續勞煩你,今天你都為我們跑一天了。”
李大夫瞥了周頌卿一眼,笑容不明的揶揄道:“老周眼下巴不得你家天天麻煩他才好。”
王書顏只覺得李大夫就是隻老狐狸,快成精了。
張氏和周頌卿眼下苗頭剛起,可不能打草驚蛇讓人縮起脖子,所以她故作懵懂的看著里正。
周頌卿心裡慌亂面上卻理直氣狀道:“這件事多少也是我引起的,如果不是我帶那暈厥的小兵過來,也不會有這些事,雖然是好事,但是軍家手握權柄,自然不能馬虎,我是村裡的里正,又是你們的擔保人,自然也要一同出力。”
燭光下週頌卿,這樣有擔當的話從他口中說出來,更顯形象高大偉岸。
王書顏笑意深深:“阿叔,你真是我家的貴人,有你這話我娘就不用擔心我會闖禍了。”
周頌卿沒有因為李大夫剛剛的揶揄臉紅,卻因為顏姐兒這意有所指的話面紅耳熱,努力喝水掩飾自己:“顏姐兒言重了。”
李仲逸兄弟對視一眼,總覺得老周有點勞什子不同,哪裡不同又說不上來。
離譜一點,竟覺他有點‘矯揉造作,少女懷春’的調調。
李大夫點頭:“我明天與你前去,你不是大夫,貿然買藥也是買不到多少。”
李仲邈:“那我就去燒窯鋪把瓶子預訂下來,這個量太大,恐怕一家不敢接。”
李仲逸:“我明日還要坐堂看診,結束了先把八百斤酒採買下來。”
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