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科學教宗(第1/2 頁)
鄧華德大吃一驚,張青似乎已有能力回收火箭。這怎麼可能,這可是太空探索公司的獨家技術啊!
“回收火箭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想象火箭是從太空向地球重新定位發射一次就行了。”看到鄧華德的困惑,張青乾脆地解釋。
鄧華德點頭,道理確實如此,但關鍵在於從太空發射回地球時,如何利用剩餘燃料並精確控制。 “我們的引擎採用託斯馬克裝置,稍後的實驗會展示其工作原理。”張青簡潔地回答。
藉助實驗證明比空洞的言辭更為有力,畢竟這不是一兩句就能闡述清楚的議題。此時,開幕式將近,張青、阿爾瓦拉斯、鄧華德等紛紛步入了宏偉的鳥巢體育館。這個曾承載奧運榮光的地方,此刻僅用一個小會場便容納了上千人的索爾維會議。
開幕式上,龍國最高指揮層的二號人物也出席了。他發表了簡潔的致辭後,便將講臺交給了劉毅和肖劍平。二人相繼發言,緊接著是參會的科學家代表,方丹先生登臺。
方丹的名字在世界科學界獨一無二,他是唯一一位以獨立身份三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學者,被譽為前無古人,恐怕也將後無來者。在此之前,只有五位科學家兩次問鼎諾貝爾獎,然而其中四人是共享榮譽。只有燈塔國的萊納斯·柏林以獨立身份兩次獲獎,但其一獎卻是諾貝爾和平獎。眾所周知,諾貝爾獎中科學類最為權威,其次是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則相對較輕。
方丹的三個諾貝爾獎分別來自物理學、化學和生物醫學,均是最具分量的領域,且全部由他獨力完成。諾貝爾獎委員會曾提議他角逐和平獎,卻被方丹婉拒。因為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梵蒂岡教皇。這一身份不容許他以個人名義獲得和平獎,以免有損梵蒂岡的聲譽。
接過麥克風,方丹的第一句話便震撼全場:“在座的各位科學家,我是一名科學家,同時,我也是虔誠的上帝信徒。科學,是上帝賦予人類的瑰寶。”
科學家們愣住了,竟在這樣的科學盛會上宣揚信仰。的確,許多科學家晚年轉信上帝,如艾薩克·牛頓,因其經典力學的困惑而尋找信仰。然而,這些難題在量子力學面前迎刃而解,而量子力學的大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晚年也遇到了量子力學無法解釋的問題,最終他也選擇了信仰上帝。然而,像方丹這樣公開宣稱自己是上帝的科學家,歷史上尚屬首次。
張青也被驚到,開始關注這位科學巨擘。方丹已八十三歲,滿頭銀絲,鬍鬚斑白,但雙眼明亮如炬,猶如利劍直指人心。說完這句,方丹並未進一步解釋,只是繼續說道...
"對於我的言論有何疑惑,各位可隨時提出。”
參與索爾維會議的資深學者們都與方丹有過交集,對這位古怪長者的性格略知一二。
鑑於他們的年齡與地位,沒有人會在開幕式上膽敢挑戰科學家領袖的權威,全場一片寂靜。
年輕的科研人員則按捺不住,畢竟他們正值壯年。
只見亞歷山大率先舉手,站起身提問。
"尊敬的教皇,我是來自燈塔國的亞歷山大。既然上帝存在,且全知全能,那為何還需要科學呢?"
聞言,方丹開懷大笑。
"上帝的全能,是對自身而言。祂要讓航天器升空,只需一句話。然而人類,必須遵循上帝制定的法則,這就是科學。"
"因此,我們應當堅信科學,對科學理解越深,便越能接近上帝的本質。"
亞歷山大被這番話堵得無言以對,只能悻悻坐下。畢竟,在西方,多數人都信仰上帝,他無法否認上帝的存在。
坐在臺下的張青,聆聽方丹的觀點,陷入沉思,忽然舉手發問。
"尊敬的教皇,我是華夏的張青,我有個疑問。"
方丹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