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但是有想法的演員,尤其是很久沒有演戲,終於有機會可以飆戲的演員,那真的是使盡渾身解數,拼了老命也要用自己的信念感讓你覺得這個角色,那就不是一個小說裡虛構的角色,那就是角色本人出現在你面前!
男主角就是不喜歡蔥姜蒜,女主角就是無辣不歡,他們看到每一個出現在視野裡的食物的時候都會有各自不一樣的反應,哪怕全程沒有吃過東西,你透過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各自的喜好各自的興趣。
讓編劇第一次有一種……
「……這就是我寫出來的人物?」
「我這麼牛逼的嗎?」
考慮到看電視劇的劇迷在看劇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喜歡太燒腦的內容,編劇在對電視劇版的《因為你,才破案》(後期我們簡稱《因為你》)改編就是降低了裡面推理分析的難度,降低觀眾的觀看門檻。
小女孩迷宮連環謀殺案本身之所以作為第一個案件,編劇看中的就是這個案件拍攝出來的美觀感和劇情本身自帶的刺激性。
又是小女孩,又是splay,又是連環殺人,就讓人視覺上感覺很美,故事上又覺得這種隨機選擇小女孩的殺人案件很刺激。
但其實偵破案件本身的推理難度並沒有原著故事中的那麼大(原著走的是一個案件難度比一個案件大的套路),再加上秦總當初對於這部劇劇本的建議,編劇在中間穿插了大量的男女主角和男二號三人之間糾葛的感情戲。
整個劇情其實編劇在寫的時候就覺得很剝離,上一秒明明一群人還在嚴肅認真的破案,下一秒女主角就開始因為和男主角的一個遞東西的手指尖的碰觸,編劇自己大概也覺得說服力不夠,還特地在這一段的劇本後面備註了個(此處要增加曖昧的bg)。
你就說這個劇本折騰成這樣,這劇到底拍出來會什麼樣兒編劇心裡能沒點數嗎?
她現在就想快點硬著頭皮把這個領導要求一堆一堆還沒一個在點上的劇本給改完!然後回去醞釀下一個原創劇本!
但當她真的在片場上看男主女主和男二號演的時候,卻發現……
「這劇情,怎麼感覺好像沒那麼糟糕了?」她瞪大了眼睛看完了劇情回放,被趙導嫌棄得只能站在邊緣給編劇回放劇情的副導演瘋狂點頭。
劇本里設定的新增的男二號其實就是那個在第一場與男主角就一個大漢是否應該要被盤問起了爭執的那個當地小警員。
在新的劇情設定裡,當地小警員一直女主角,和女主角是,也是在女主角的感染下才考上了警察的。
為了中和原著帶來的破案的恐怖氛圍,編劇特地會把很多推理的劇情都放在遊樂園女主角的辦公室裡進行,時不時就上演一下三角戀。但演員的演技有時候真的會改變劇情,比如因為男女主角的飆戲能力過於強悍,兩位演員的氣場明顯要比稚嫩的男二號強太多,當三個人出現在一個鏡頭裡的時候……
「……我怎麼覺得這氛圍看著特別像爸爸媽媽吵架然後孩子在中間勸架呢?」
演技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
此時,破案三人組(就是女主男主男二)正圍在辦公室裡討論案情,對兇手究竟是用什麼方法把孩子從媽媽眼前給帶走這件事情進行爭論。
準確地來說,是男女主角在爭論。
「……不可能是團夥作案!」米小姐反駁著探長的觀點。
「怎麼不可能?如果這起案件只發生過一回,那當然,有可能是當父母的因為一時沒看好孩子才被有心人趁機帶走了孩子,但是你們遊樂園的迷宮裡在此之前已經死了兩個孩子了!而且還沒有找出兇手!這種情況下,當媽媽的帶著孩子來迷宮一定是很警惕的,你覺得光靠一個人,能夠讓一個母親放下她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