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老童卻被小童欺》(第1/3 頁)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紀。’”
陳長老一段話說得眾人都打起座來,不見了剛才的情形。
“修道之人,不可一日不省察己身啊,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我等剛剛出關,便如此狀貌,其於心可有愧?”
“道兄此話,令人慚愧。”
距離童長老最遠的一位才說話,說罷朝閉上了眼睛。
“諸位,還是聽門主把話說完吧,我等是化外,可也掌著御虛門不小的權力,如果真要什麼都不管,那就舍乾淨了位置再來談修道之事。”
那吳王二長老在出關前就跟諸位有不同意見,他倆不同意把權力全部讓出去,陳長老也不同意,然而各自卻有不同目的。
“門主且說吧!”
王長老又提了嗓音。
門主面上不表,可心內波瀾明鏡一般。
然而,他今日不得不親自前來述職,為了軍國大計,為了御虛一門,他也不想再姑息下去。
“現查出三才樓右使兼水行堂堂主王濱良,堂下漕部館事鄭有均,金行堂商部館事洛一貴,土行堂工部館事江奇海,勾結朝廷京東東道轉運使張方錦及契丹九部玄帳,叛逆禍國,現已證據確鑿,請諸位長老決斷。”
安靜,
自門主進來之後,第一次這麼安靜。
“什麼!”
那王長老直接跳了起來。
“有好戲看了。”
童長老默默一語,身旁一長老朝忽的朝他一抬眉頭。
“王道兄不必如此驚訝,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既然事情出來,該如何辦,門主自有定奪。”
那莫長老說畢,王長老則沒了話音,臉色紅一陣白一陣,“門主,可有確鑿證據?如果僅是是個人判斷,被賊人誣陷,門主可擔不起這個責任啊!”
“門主起來說話。”
說著那陳長老起身要去扶他。
“對呀,小……門主,你要有證據,那我就把那些個混賬小子一個一個把屁股得稀巴爛,還要把他們關在園陵裡謝罪,嚇死他們。不行,還得……”
“好啦好啦,你就別在這胡說八道了,自有門規來定奪,誰也不能擅自定誰的罪,門主,你就說說看,他們都怎麼個犯錯法?”
吳長老根本不相信,雖然驚訝地眉頭瞠目結舌,可他還是要看到證據再出說辭。
“弟子已派人將等閒幫三當家李賢意,四海樓大名府副主事潘慕,京東東道轉運判官特使,登州府軍幾個親歷兵卒帶到山下,另外,大名府四海樓,等閒幫渭河分舵,連同歸藏門也都出了叛佞。所以,請長老們移駕御虛宮,主持公道。”
門主說畢,俯首施禮。
“這……”
那吳長老結舌難言,都齊刷刷朝陳長老看去。可他卻站在那幅巨大的《道德經》石碑前,依舊閉著眼睛,不做聲。
“我要親自去問!”
王長老起身要走,卻被陳長老叫住,“俊廷!”
陳長老緩緩回過身來,“都說了,門主,就是門主,門規大如天,誰也不會冤枉誰,該怎樣,就怎樣。”
轉過身,他就朝其他長老看去,“諸位替我前去觀望觀望,我跟王長老有事商量。”
“我……”
王長老剛走一步,陳長老就定目望著他,童長老卻蹦跳著地邊說邊笑:“走走走……”
那童長老拉著身邊兩位就要出門,其他三人也看看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