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兒吶,你勇則勇矣,以後可要多用用腦子。咱們現在雖說兵強馬壯,可咱們的弱點也很明顯啊!你看啊,其一,咱們師出無名;其二,咱們後院也不安寧;其三,宋朝畢竟是中原大國,瘦死駱駝比馬大;這最重要的還在咱們自己,看似有這麼多地盤,卻沒有統一的政權。父王這些年不遺餘力的增強我軍實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統一黨項人,那樣咱們才有爭奪天下的資本吶!」李德明看著自個的兒子,眼中帶著一絲擔憂,他只有詳細的幫助兒子分析眼下的情況。
李元昊聽了父親的話,點點頭說道:「父王說得有道理,咱們是該把那些個牆頭草給清理掉,這個就交給孩兒了,孩兒一定讓他們明白不聽您的是什麼下場!對了,既然您現在無意於宋朝,那麼您攛掇呼延老兒去宋朝劫掠,那不是打草驚蛇了麼,勾起宋朝對我們的敵意嗎?」
「呵呵……父皇這可是一石二鳥之計啊!呼延老兒一直對咱們不溫不熱,以為有幾個小部落跟著他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父皇這次是故意攛掇他的,一來嘛可以替咱試試宋朝的水,吸引宋人的仇恨。這二來呢,宋人不是替咱們除掉了跟著呼延老兒的那些個渣渣麼。你說這何樂而不為呢!」李德明自豪的向兒子炫耀道。
「父王,您還真不愧是有老狐狸的稱號啊,這事辦得漂亮!」李元昊朝著老爹豎著大拇指誇道。
「你這孩子,怎麼說你父王呢!」李德明輕輕拍了拍他頭。
「嘿嘿!父王,您好好歇著,孩兒再去軍營看看,趁早把那些個鼠輩清理了。」李元昊站起來朝老爹行了行禮。
「去吧,多動動腦子啊,不要只知道逞強!」李德明揮揮手,叮囑道。
李元昊來到軍營,看著自己手下強壯的兒郎,心中那是豪情壯志,熱血沸騰,只想著怎麼好好出去殺將一番,把自個老爹的告誡全都拋在了腦後。
隨後的日子裡,李元昊帶著自己的中堅力量,掃滅境內一切反對勢力和流賊。從此後,這一片土地就成了李氏的一言堂了,各部空前團結,實力大增。
這些一直跟著李元昊東徵西討的軍隊就是後來西夏大名鼎鼎的「鐵鷂子」、「步跋子」和「潑喜軍」,一度讓西夏的敵人聞風喪膽,歷史上宋朝也深受其害。
「鐵鷂子」是西夏最著名的重騎兵,一個到鼎盛時期也只有三千人的重騎兵軍團,分為十隊,每隊300人,擔任隊長的「皆一時之悍將」。十隊的隊長分別是:「妹勒、浪訛遇移、細賞者埋、理奴、雜熟屈則鳩、隈才浪羅、細母屈勿、李訛移巖名、細母嵬名、沒羅埋佈。」是李元昊手中王牌中的王牌,除了用它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護衛外,還用它來作為衝鋒陷陣的「前軍」。
這支騎兵裝備精良,乘善馬、重甲、刀槍不入,用鉤索絞聯,即使戰死也在馬上。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這支騎兵在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出現之前,是世界上最兇悍的騎兵,也是所有党項敵人的夢魘。
步跋子,西夏步兵的稱謂,選善走健壯者訓練而成,主要配合「鐵鷂子」作戰,也是當時非常精銳的輕步兵。
最後這個潑喜軍,就很有意思了,跟趙禎組建的戰象重甲兵團有異曲同工之妙。西夏地處西北,是我國雙峰駱駝主產區,而潑喜軍正是一支駱駝背上的勁旅。雖然僅僅只有兩百騎,但是西夏人裝載在駱駝背上的小型拋石機——旋風炮讓他們的所有敵人都感覺到了恐懼。
這種旋風炮發射的石頭雖然不大,只有拳頭大小,可架不住人家發射速度快,還是在高高的駱駝上居高臨下的射,哪種盔甲也擋不住這種鈍器的打擊。
可以說,如果不是趙禎建設性的戰象重騎兵團,這僅僅只有兩百騎的潑喜軍就是冷兵器時代最強的騎射騎兵。
正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