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連日的晴好天氣也讓氣溫回升的很快,街頭上精壯的長安少年們有的已經穿著單衣在街頭橫著膀子行走,長安城中貴婦小姐們已經開始考慮今年春夏的華服該做什麼樣的式樣,胸前的白肉要露出幾分來的事情了。
柳園中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滿園垂柳嫩黃的枝條開始在風中招搖,園中居住的七名即將參與梨花詩會的文士們的熱情也像勃發的柳條一樣迫不及待。
柳園中的美景確實起到了激發創作熱情的作用,這幾日,眾人在柳園之中探討詩作,推敲詞句,創作出了不少平日他們根本寫不出的詩句來。水準之高,連他們自己也不敢相信。
對王源而言,這是個結交人瞭解人的機會,從這些人的口中,王源瞭解了許多在永安坊當坊丁時所瞭解不到的機會。讀書人有自己的小圈子,而這個小圈子裡有時候談論的不僅是詩詞歌賦,在一個士人地位崇高的時代,他們談論的最多的除了詩文便是政治。
讓王源吃驚的是,即便眼前這些文士都是長安城中士人中最底層的一員,他們依舊對朝中掌故,政治厲害,乃是逸聞趣事瞭如指掌。
在研討詩作之餘,王源有意識的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眾人對王源的文才早已佩服的很,每每命題寫詩,王源的詩都是眾人歎為觀止的一首,就算是最自負的韓四郎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然而,王源對長安城中的掌故以及朝野上的無知也同樣讓這些人覺得不可思議,就算是長安市上普通的一名百姓,怕是知道的也比王源多。
於是在王源問這些問題的時候,眾人譏笑之餘不免心中產生“畢竟你也不過是詩寫的好,僅此而已。寫詩我不如你,可其他方面你不如我。”這樣的快意想法。
正因如此,他們的回答往往更加的踴躍,雖然他們的回答也並非完全的準確,往往加了很多臆測的成分,但僅此已經讓王源知道了不少上面的事情了。
眾多的訊息之中,王源最感興趣的無疑是兩個人,一個是同時代生活的大詩人李白,王源三歲起,同樣是當教師的父母教他的第一首詩便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了。長大以後,讀到李白那麼多想象瑰麗氣魄雄偉的詩作,王源更是成了李白的腦殘粉一枚。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同寢室的一個學弟在寢室將網上惡搞李白的詩句讀出來取笑。王源聽到什麼‘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一對狗男女,摟抱睡得香’的詩句時,竟失態的將自己床下的‘鞋兩雙’直接呼到了那學弟的嘴巴上。嚇得那位學弟好幾個禮拜沒敢看他,以為王源是個神經病。
在李白這個話題上,韓四郎絕對有發言權,因為天寶元年的某一日,他曾經親自見到了在長安任職的李太白,而且親口跟他說了話,甚至請教了文學上的問題。
“韓兄,李太白長得什麼樣子?”在柳園九曲橋上,王源像個犯了花痴的腦殘粉追問著韓四郎。
韓四郎拽的不行,他樂意看到王源追著自己屁股問話的樣子,在這個時候,自己可以愛理不理,哪怕是給王源臉色看,王源也絕不會計較。
“說起李太白嘛,那可真是仙風道骨人中龍鳳。太白雙目這麼一看,便能看透你的內心;你沒開口說話,他便能知道你要說什麼。李太白髮脾氣來,天王老子他也不管,看誰不滿張口便罵,被罵的人還覺得挺舒服。不過,他對區區在下可是很客氣的,對我的那首詩也是讚不絕口,還跟我稱兄道弟呢……”
“韓兄,你不吹牛會死麼?”王源皺眉打斷。
“怎麼是吹牛呢?在下親眼見到李太白還能有假?”韓四郎道。
王源扭頭拔腿就走,口中道:“長安城中見過李白的肯定不止你一個,說不定李左相便見過,找機會問問李左相去,省的聽你胡吹。呆會不要問我你那句‘綠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