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晚明三疑案(2)
凌晨,宮中忽然急召群臣,等到大臣們趕去時,光宗朱常洛已經駕崩了。到此時,朱常洛即位才剛滿30天!
光宗駕崩,在宮裡引起軒然大波。
有人認為,李可灼進的&ldo;紅色丸藥&rdo;就是春藥&ldo;紅丸&rdo;,皇帝陰寒大洩,李可灼把春藥當補藥進上,是對症下藥。
有人認為,拿春藥給危重病人吃,有悖常理。李可灼不是御醫,卻擅自給皇帝吃藥。李可灼一定是受人指使,謀殺皇上。
繼朱常洛而後新登極的天啟皇帝朱由校迫於輿論壓力,罷免了沒有力阻李可灼進藥的內閣首輔方從哲,李可灼被判流戍,崔文升被貶放南京,&ldo;紅丸&rdo;案草草收場。
但朱常洛暴死之謎,始終未解,&ldo;紅丸案&rdo;成為明宮疑案之一。
移宮案
乾清宮內景移宮圖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萬曆、泰昌兩帝相繼而亡,新帝即位之事關係著國家的命運,成為朝野關注的焦點。
朱由校是朱常洛的兒子,由於朱常洛本來就不得萬曆皇帝的寵愛,朱由校自幼也備受冷落,萬曆帝臨死前才留下遺囑冊立其為皇太孫。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被光宗寵愛的李選侍凌辱致死,王才人臨終前留下遺言:&ldo;我與西李有仇,負恨難伸。&rdo;朱由校從小也受到李選侍的侮辱凌虐,害怕李選侍,性格軟弱。
朱常洛即位後,朱由校與李選侍一起遷住乾清宮。不久,泰昌帝朱常洛駕崩,李選侍控制了乾清宮,與太監魏忠賢密謀挾持朱由校,以把持朝政,引起朝臣極力反對。
泰昌帝駕崩當天,楊漣、劉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宮,請見皇長子朱由校,商談即位之事。在大臣們的力爭下,李選侍才允許朱由校和大臣們見面。楊漣等人見到朱由校,叩首山呼萬歲,並保護朱由校離開乾清宮,到文華殿接受群臣的禮拜,定於當月六日舉行登極大典。為朱由校的安全起見,朝臣們暫將朱由校安排在太子宮居住,由太監王安負責保護其安全。
李選侍挾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之後,又提出,凡是大臣的章奏,要先交由她過目,然後再交朱由校,遭到朝臣們的強烈反對。同時,朝臣們又要求李選侍移出乾清宮,遭到李選侍拒絕。
按照禮儀制度,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住在乾清宮。李選侍本來就沒有資格住在乾清宮,她住進乾清宮完全是倚仗光宗的寵愛。光宗死後,按規矩李選侍必須搬出,讓新任皇帝搬進乾清宮。因此,一些大臣在光宗死後的第二天就上疏,敦促李選侍移官。李選侍又提出要先封自己為皇太后,才讓朱由校即位,也遭到大臣們的拒絕,李選侍和朝臣們的矛盾日漸激化。
朱由校登極日期越來越近。直到登極大典之日的前一天,李選侍仍然沒有移宮之意,並傳聞要繼續住在乾清宮。群臣站在乾清宮門外,迫促李選侍移出,給事中楊漣再次上疏,力促移宮,太監王安在乾清宮內極力驅逐,李選侍無奈,懷抱所生八公主,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仁壽殿。
九月六日,朱由校即皇帝位,是為熹宗,改明年為天啟元年。李選侍爭當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圖落空了。
熹宗即位後,傳出諭旨,痛數李選侍數條罪狀,又下令讓李選侍搬出仁壽殿,移至宮女養老的噦鸞宮去住。至此,&ldo;移宮&rdo;風波才算暫告結束。
&ldo;事事關心&rdo;的東林黨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顧憲成為&ldo;東林書院&rdo;所書的一副對聯,道出了東林黨人身在書院、心懷天下的志向。
從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