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由於穆宗行為荒誕不經,徐階經常勸阻他,所以穆宗十分討厭他。徐階也很失望,於是上疏請求退休。正好給事中張齊因為私人恩怨彈劾他。於是穆宗乘機允許他退休回家。朝中百官紛紛上奏章請求留下徐階,但是穆宗說什麼也不同意。
晚節不佳的徐階(2)
徐階退休回家後,縱容自己的子弟橫行鄉裡,大量購置田產,徐家佔地多達二十四萬畝,加上他的子弟、家奴為非作歹,致使告他的狀紙堆積如山。應天巡撫海瑞、兵憲蔡國熙秉公辦案,懲治了他的家人,於是徐階用三萬兩黃金賄賂給事戴鳳翔,又透過張居正命令給事陳三謨罷免了海瑞和蔡國熙,可謂一手遮天。所以當時人稱他:&ldo;家居之罷相,能逐朝廷之風憲&rdo;,有人因此把他稱為&ldo;權奸&rdo;。
萬曆十年(1583年),徐階80歲高齡,皇帝專程派人前去慰問,並賜璽書、金幣。第二年,徐階病死。贈太師,諡文貞,著有《世經堂集》。
恃才傲物的高拱(1)
高拱(1512~1578),明朝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字肅卿,號中玄,河南新鄭人。高拱自幼受到嚴格的家教,&ldo;五歲善對偶,八歲誦千言&rdo;,十七歲參加鄉試就一舉奪魁,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考中進士,授為庶吉士。第二年升任翰林院編修,九年後升翰林為侍讀。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高拱被選入裕王(後來的穆宗)府,成為裕王侍講。當時皇太子已死兩年而沒有另立儲君,裕王和他的異母弟景王都住在京城,按資格他應該被立為太子,但是世宗好像更喜歡景王。一時之間,朝廷內外,議論紛紛,不知所措。而高拱盡職盡責,精心輔佐,還經常開導裕王,給他很大的安慰。
當時,內閣首輔嚴嵩和次輔徐階勾心鬥角、互相傾軋,而高拱作為裕王講官,前途無量,所以兩人都很器重他。在嚴嵩、徐階的推薦下,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高拱被升為翰林侍講學士,拜太常寺卿、掌國子監祭酒。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又被提拔為禮部左侍郎兼學士,次年改為吏部左侍郎仍兼學士。四十四年,高拱升為禮部尚書,四十五年三月,在徐階薦舉下,升為文淵閣大學士,仍兼任禮部尚書。
進入內閣後,高拱依仗著是太子的舊臣,並不聽從徐階,徐階對他很不滿意。後來吏科給事中胡應嘉上奏彈劾高拱。而胡應嘉又是徐階的同鄉,因此高拱懷疑胡應嘉是受徐階的指使,對徐階也心懷不滿,兩人矛盾逐步加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世宗嘉靖帝駕崩,徐階和張居正沒有和內閣同僚商議就密定遺詔。高拱、郭樸等人十分不滿,因而與徐階矛盾更深。穆宗即位後,徐階仍為首輔,後來又推薦張居正進入內閣,高拱更加憤憤不平。在議論朝政時常常跟徐階抗爭,兩人矛盾日趨尖銳。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胡應嘉被貶官,朝臣認為是高拱公報私仇,於是群起而攻之,紛紛上疏彈劾他。高拱被迫請求退休,穆宗沒有批准。徐階出於面子也好言挽留,但沒有批評攻擊高拱的朝臣,高拱越發生氣。於是他以徐階弟子和家人在鄉裡橫行不法等事攻擊徐階,並授意門生齊康彈劾徐階。於是徐階上疏請求退休。但徐階很受朝中大臣的擁戴,所以大家紛紛上疏挽留徐階,並當面辱罵齊康、高拱,三個月之內彈劾高拱的奏章竟多達三十餘份,高拱只好連上十二道奏章,請求退休。穆宗也只好批准他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銜回鄉養病。
隆慶二年(1568年)七月,徐階退休。第二年,張居正奏請皇帝重新起用高拱。當年十二月,高拱以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的身份回到內閣。高拱再度上臺後,盡心盡職。他辦事幹練,不循規蹈矩,在吏治、籌邊、行政等方面成績突出。高拱還建立了嚴格的官員考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