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此次恩科與歷屆科舉不同,會試的題目也有變化,除了四書五經的內容外還增加了其他學科的內容,例如算術,天文等等。這些題目都以附加題的形式存在,若是某位學子四書五經不行,但於數術方面見長,他也有可能被朝廷錄用。
「老夫不懂你們文人的話,既然讓老夫來參加這個會議,那老夫就能發表意見,會試題目怎麼就不能加幾道關於戰場的?軍隊也需要人才!」
「鎮國公……」傅成光搖著頭,他也不明白這種文人討論的場所怎麼就混進來一個兵擼子的,「恩科取士只是第一道門檻,後面還是官考,關於兵法的題目完全可以放到官考試題上嘛。」
「你就是看不起我們當兵的,我告訴你……」
牛清氣的吹鼻子瞪眼,正準備挽袖子跟傅成光來一場全武行的時候,被林如海拉住了,他誰的面子都不給,但對方是林如海,這面子他不給也得給。
林如海向阮昌晉使了個眼色,畢竟他是兵部尚書,這會兒好勸勸牛清。
阮昌晉才不發言呢,幸虧馮唐今兒沒來,要不這會就開不下去了。要他說,牛清這就是白忙活,軍隊的人才還是要出自軍中為好,恩科舉子,大部分人都手無縛雞之力,哪個願意去軍中吃苦?那題目出了就跟沒出一樣。
看來軍隊改革也迫在眉睫了,當兵的都不識字,讀書的都不願意當兵,這可不行啊。林禹州坐在季盛彥下首,他敲了敲桌子,隱晦地跟季盛彥對視了一眼。
先將牛清安撫住,林禹州拿出一疊資料,每個人面前放了一份:「這是這次恩科試題的出卷方式,各位大人看一下,有問題就提出來。」
林禹州跟季盛彥一樣,有一種莫名的讓人信服的能力,他開口了,大家也都停止了爭吵,開始認真看資料。
資料寫的很清楚,這次恩科試題跟以往不同,它考兩天,分四個部分,第一部 分是選擇題,第二部分是判斷題,第三部分是策論,第四部分是附加題,其中策論有兩道,一道是實事分析,一道是作文章。每種題型好都舉了例子。
「堯……禹州,這試卷形制沒問題,可這題量,兩天夠嗎?」林如海問道。選擇題,判斷題看似簡單,但迷惑性極強,其中還摻雜著算術,做完要費不少時間,更別說後面的策論題了。
林禹州笑了笑,答題時間他測算過,這個時間剛好可以將學子的水平拉開。
「不止如此,每個題型都要出千道題目出來,最後抽籤決定用那些題目,再將這些題目組合在一起,構成試卷。下個月就是恩科了,這麼多試卷抄寫可得花不少功夫。」傅成光的顧慮是大多數朝臣的顧慮,畢竟以往的考試,題目並不多,抄寫簡單,但是這次恩科,這麼多題目,用以前的方法就不行了。
林如海靈光一閃,想起擺在工部的印刷機,他一直以為那是林禹州為了幫季盛彥印「福」字做出來的,原來他那時候就想到了變革恩科試題嗎?
第76章 紅樓夢一場(82)
季朝百姓第一次明白日新月異這個詞的意思, 昨天還在為高產的土薯,紅苕高興,今兒就可以去府衙領最新的玉蜀黍和小麥,每個村還能免費領用最新的農具,最壯實的牛。待到秋收時,府衙又推出了新的收割農具,百姓節省體力的同時, 還能收穫更多的糧食,不像以往那樣, 很有些穗子由於收穫不當,落在了田中。
朝廷將種田方式編撰成冊, 發放到各地, 各地府衙安排人學習,同時將新的農具新的作物推廣開來。農田豐收,田賦減免, 讓百姓家中多了餘糧, 也讓他們多了時間,於是城郊建起了各式工坊,水泥工坊, 磚塊工坊, 糧食加工工坊等等,甚至還有專門讓女人工作的織布工坊以及大型繡坊。
工坊建立, 出現了專門的商業區, 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