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1/2 頁)
長公主道:「你留在這裡,我回去就行。」
她在皇帝那裡是任性的性子,皇帝也不會怪她。鍾華甄這段時日身形愈顯,容易出事,李煦來的那段時日更加,好在沒讓他們兩個人見面。
——長公主不知道鍾華甄和李煦私下見過一面。
「怕是不行,」鍾華甄搖頭道,「路老說陛下給我下了密旨,讓我去交州一趟。」
她們不在京城一年多,監視路老的人好像不再有動靜,他傳來的訊息,也是密信。
威平候是大薊朝都知道的戰神將軍,就算鍾華甄體弱沒繼承到他的英偉,但青州那些將軍副將,還是認她和長公主的。
雖然鍾華甄從威平候給她留的信裡看不出正經意,可他在百姓之中威望極盛,他那群副將甚至將他的話奉為圭臬,鍾華甄前世養在青州,得到很多人的照顧。
皇帝此舉,大概是讓她過去激奮軍心。
長公主同樣想得清楚,她說:「交戰之處不安全,李煦已經在交州待有一個月,你過去也做不了什麼。」
鍾華甄把信放在雕雲紋案桌上,起身把小七抱在懷裡,小七親近母親,沒哭也沒鬧。
長公主拿起信看了幾眼,她長身玉立,素衣不減風韻,只是眉皺得厲害。
鍾華甄輕道:「陛下或許沒打算讓我做事。」
長公主抬頭看她:「你現在若是束胸,會很辛苦。」
現在是初秋,樹枝葉片已經開始變黃,鍾華甄的容貌本就昳麗,這副身子如今康健豐腴了,扮男裝只會吃力。
「不打緊,我若不過去,倒讓陛下覺得鍾家心不誠,如今戰態又起,如果青州沒有做出表率之意,陛下就算信任母親,恐怕也會生出嫌隙,甚至覺得青州也想分一瓢羹。」
長公主搖頭道:「陛下心寬,沒你想得那番狹隘。」
她雖那樣說,卻也沒有反對鍾華甄的話。
威平候忠君愛國,卻是個怕麻煩的人,成名時怕別人謠言禍亂,成親前怕被瑣事牽絆,所以他做事都通透,不會刻意瞞住別人,誰想查他隨便查,身正不怕影子斜。
長公主不想鍾家被人議論有野心。
「我過去只是表態,會儘量少出門,太子知道我身子,不會讓我出去。」
鍾華甄輕捏小七的嘴巴,肉乎乎的兩隻小手去玩她手指,迷糊的表情跟李煦那小霸王剛睡醒時的模樣像極了,鍾華甄笑出聲。
長公主突然開口:「甄兒,小七養在鍾家,那便是鍾家的人,跟太子沒有任何關係,明白嗎?」
鍾華甄點頭,只道:「母親若是回京城,那便只能把小七留在東頃山讓萬大夫照顧,他還小,若被人認出與太子有相似之處,太過危險。」
長公主一愣,突然猶豫起來。
……
皇帝的聖旨沒幾天後就到達東頃山,和上次李煦前來不同,宣旨官員帶了一份放在宮中的戰旗,那是威平候的帥旗。
長公主當場落了淚。
她先長公主一步離開東頃山,她喉間用藥弄出小小突起,細腰處的衣服里加了東西,看著像長了些肉。
南夫人同她一路南下,走的官道,旗幟揚威平候戰旗,威風凜凜,頗為張揚,侍衛步子整齊有力,路上有見識過的人,拉著小孩伸頭出來看熱鬧。
她嘆口氣,本不想太捲入這些事,又怕李煦應付不過來。若再給他一年還好,當初開戰匆促,也只有他能扛得下。
鍾華甄這邊往交州,長公主卻沒去京城,給皇帝回了句近日有事,脫不開身。她快到交州時,天空突然飄下雨滴,雨越落越大,行路止住,轉到最近的一間驛站避雨。
窗牖緊閉,淅淅瀝瀝的雨聲打在黃葉上,微風夾雜雨水,平添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