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第1/2 頁)
他快速來到峰頂,跪在地上,向上天祈禱,求上天保大夏,風調雨順,民富國強,君安臣良。
祈禱完後,禹王遙望遠方,決定明天帶領天下諸侯,祭拜天地,正式承接王位,即可遷往新都,心意已決後,禹王感到渾身輕鬆,與兩個侍臣飛步下山。兩個侍臣在後面緊趕慢趕,竟然沒有年逾八旬的禹王走得快。
☆、第七十五章;天下諸侯拜禹王
第二天上午,天下諸侯和舜帝的一些舊臣,一起向禹王臺走來,由於來的人太多,只能席地而坐。侍臣將禹王的座椅放在排頭的中間,背靠茅山的主峰,面朝南面的沃野。
禹王道:&ldo;本王謝過各州邑的諸侯,前來看望本王,各位的美意,本王心領了,只是舜帝喪期剛滿,本王若在此時承接大位,內心甚感誠惶誠恐,愧對舜帝的禪位之恩。&rdo;
這時,舜帝的重臣皋陶站起身來道:&ldo;禹王此言差矣,舜帝因禹王仁德寬厚,謙恭溫和,寬人律己,不懼艱辛,幾十年治理洪水,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偉績,神州天下早已萬眾歸心,因而襌位禹王。我是老臣,也是見證人,舜帝禪位後,禹王謙恭,避位於陽城近二十年,舜帝歸天。禹王又將大位讓與商均,商均無德無才,不自量力,擅接大位,造成天下君臣和天下諸侯離心,禹王若再推託,天下恐生大亂。難道禹王忍心看到天下的黎民,剛脫天災,又墜人禍嗎?&rdo; 皋陶說道這裡 ,竟老淚縱橫。
梁洲侯這時也站了起來,道:&ldo;禹王仁德,早已布滿天下,天下諸侯,心悅誠服,梁洲的黎民,若沒有禹王的治水之功,只怕此時還處在水災之中,民不聊生。禹王二十年前就已承接大位 ,受命於天,我梁洲的臣民,願拜於禹王治下,奉行王命,願禹王早行天命,使天下臣民安心,造福黎民。&rdo;
說完,雙手捧著一個錦盒,恭敬地奉到禹王面前道:&ldo;此物非人力之為,是應運而生的天賜寶物,臣在崑崙山幸遇,神靈囑託我華夏開國時獻給禹王,唐堯可以為本侯作證。&rdo;
禹王一聽唐堯可以作證,毫不猶豫地讓侍臣開啟錦盒,只見一尊通體翠綠的寶物,上面有一條活靈活現的玉龍,寶物的四周,刻有祥雲,禹王拿起此寶一看,見寶物上刻有四個字,字型蒼勁有力,自己也不認得。
禹王問道:&ldo;此字型本王從未見過,姜侯可識否?&rdo;
姜侯道:&ldo;稟禹王,臣初始也不識得,去年十二月,唐公子路過梁洲,臣有幸與他相聚,拿出此寶讓他鑑別,唐公子一見大驚,對臣說;此物乃天賜之寶,名曰‐‐玉璽,是帝王之物。上面的四個字為上天之體,名曰‐‐禹王至寶,四個字。唐公子要臣下務必保管好,有朝一日獻於禹王。&rdo;
禹王一聽大喜,拿著玉璽左看右看,愛不釋手。
梁州候暗想,唐公子,真神人也,他競料定,此寶禹王一定喜歡。
雍州侯沒想到讓梁洲侯搶了先,趕緊站起來對禹王道:&ldo;天下黎民早已盼禹王早承天命,猶如大旱盼甘霖。雍州雖地處偏遠,願禹王早定大夏國,天下一統,雍州臣民,願遵禹王之命,唯聽從禹王調遣,禹王一聲令下,雍州臣民,赴湯蹈火,萬死不辭。&rdo;
說完後,也雙手捧著一個錦盒,奉到禹王面前道:&ldo;此物是西崑侖的雪蓮花,相傳時逢盛世才會盛開,被崑崙山聖主白澤視為鎮山之寶,除非天上上仙,任誰都不能取得。臣下求了白澤百日,聖主才給了我兩朵,並叮囑我說;此花是為即將到來的華夏國禹王而開,要我務必在禹王承接天命時,獻於禹王。&rdo;
禹王見最遠的兩個州的諸侯如此誠心,心中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