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第1/2 頁)
考爾本人第二天來到倫坡。他離開提斯浦爾是為了去會見在赴克節朗河途中的普拉沙德的。他告訴他的部下,在裡窩那作戰行動完成之前,他是不會回去的。但是在起飛之後他又決定去倫坡。他在中午到達。當時達爾維已赴克節朗河,代理他職務的旅參謀長與別的軍官一起去看究竟是誰突然乘直升飛機來了,結果這個旅參謀長第一個捱到了考爾的訓斥。考爾告訴他,新德里的印象是這個旅不大願意執行目前的任務,並說凡不能堅決執行上級命令的軍官都要撤職,他命令當時在倫坡的部隊馬上開拔,前往塔格拉地區。旅參謀長提出異議說,該旅在克節朗河沒有辦法搞到給養。考爾卻草率地加以否定,並說,成噸成噸的物資正空投到章多
(事實上由於氣候關係,那裡的空投區已經關閉五天了)。旅參謀長又提醒他說,空投到章多的物資可以找回來的大約只有百分之三十。考爾駁斥道:&ldo;我的命令是:要末找回來,要末餓肚子。&rdo;他後來所作的唯一讓步是答應部隊可以在第二天拂曉開拔,而不是馬上開拔‐‐當時離開天黑,只有一個鐘頭了。於是,廓爾喀聯隊和拉加普特聯隊在十月六日開拔了。他們仍舊穿著單軍衣,每人只攜帶一條毯子,五十發子彈和輕武器,其他武器有的留在倫坡,有的從平原到倫坡的強行軍途中就丟下了。通克節朗河有兩條路,他們奉命走的是更艱險的那一條,要翻過一萬六千英尺高的嘎坡第一山口,然後下到一萬四千五百英尺高的章多,在那裡待命。行軍的條件非常惡劣,當時士兵們已疲憊不堪,據達爾維講,有些人就死在山口上或死在章多。
考爾接著飛往色基姆(serkhi),那裡連夜為他開闢了直升飛機降落點。在那裡,他見到普拉沙德。第二天,即十月六日,他向陸軍總部發了一個很長的電報。這份電報反映了他從普拉沙德那裡瞭解到的情況,或許也反映了烏姆拉歐&iddot;辛格在提斯浦爾帶警告口吻向他強調指出的問題。電報裡他強調面臨的困難。他報告中國部隊在塔格拉山脊下增兵很多,顯然配有大炮、重迫擊炮和中型機槍,&ldo;他們還擁有無後座力炮和自動步槍以及其他危險的
[ 註:選用這個形容詞暴露了考爾的老底。對作戰計程車兵來說,&ldo;危險的&rdo;武器只是那些保險拴有毛病的武器。 ]
武器&rdo;。目前看來,在塔格拉山脊下的那個中國營的後面,有一個團作為後盾。不過,考爾說,他正根據這一情況加速集結印度部隊,並答應在十月十日開始裡窩那作戰行動。他在&ldo;採取一切可能的步驟,機智克敵,以實現我們的目標&rdo;。但是他警告說,中國部隊是有可能擊潰印度部隊的。因此他建議空軍應保持戒備狀態,以便必要時能迅速地在空中展開攻勢進行支援,以挽回局勢。
第四章 邊境戰爭(4)
烏姆拉歐&iddot;辛格曾在他的意見書中提出,如果到那時能集中足夠的給養,才可於十月十日開始行動。現在考爾卻在沒有所規定的補給基地的情況下,把十月十日這個日期定為開始行動的限期。考爾答應在四天內開始趕走中國人的作戰行動,所以時間一刻也不能放鬆。在克節朗河附近,沒有降落直升飛機的地方,唯一平坦和沒有障礙的地區是處於中國的那一邊。因此,十月六日一早考爾一行前往多拉哨所時,只能步行翻過哈東山口。考爾走得很急,超過他體力所能支援的程度‐‐他並不比他計程車兵們更能適應這樣高的地勢。有一段路他讓一個健壯的西藏腳夫背著他爬上山口。許多士兵也是很吃力地爬上這條山路,他們看到他們的軍長騎在人背上從身邊過去。
十月七日午後不久考爾到達多拉哨所,然後把剩下來的時間全用來研究地形。地形是不可能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