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第二章 前進政策(4)
從一九六o年八、九月間陸軍總部下達的一些新指示中,可以推斷出印度政府曾催促軍方,要他們在西段的巡邏向前推進。訓令通知西部軍區,可以派遣巡邏隊進入中國所主張但尚未佔領的地區,&ldo;以便弄清楚中國入侵的範圍,[並且]保證不使中國部隊向至今尚未建立固定哨所的地區繼續推進&rdo;。這份電報規定要實施前進政策;但它是說可以做,而不是說必須做。是否派遣巡邏隊進入中國主張的領土,將由西部軍區根據戰術上和後勤上的考慮,斟酌決定。印度政府在發出指示時沒有充分考慮到軍事因素,因此,陸軍總部在執行政府指示方面顯然是採取了拖延的態度。
陸軍總部在向西部軍區下達上述新指示的同時,也向文官們提出了警告,指出政府所催促執行的向前推進巡邏的做法,在軍事上將招致嚴重的風險。在參謀局遞交給國防部的一份檔案中指出:政府所要求的向前推進巡邏的做法,將招致中國方面的強烈反應,&ldo;可能使目前處於平靜狀態的國際邊界,變得沸騰起來&rdo;。它接著講到:運輸和給養方面的巨大困難,妨礙了增派新部隊,陸軍以其現有的有限兵力,將不可能有效地對抗中國的大規模入侵。(當時,蒂邁雅仍擔任陸軍參謀長,這份檔案是由當時的參謀局長萊&iddot;普&iddot;森(lpsen)中將執筆的。)
國防部把這個警告轉達給外事秘書,他就評論說:&ldo;令人感到驚奇的是,五月份做出的決議到現在還沒有付諸實行。&rdo;陸軍總部受到了質問,要他們解釋為什麼對政府的一項重要和緊急的指示,在執行上表現拖拉。
無論在當時或在以後的時候,文職人員‐‐包括官員和政界人士在內‐‐都沒有能夠理解後勤決定著陸軍的能力,而且沒有充分考慮對方做出反應的可能便制定政策。對於外交部、內閣秘書處和國防部的官員們來說,他們所認為是被中國非法佔領的西段領土問題,基本上是個政治問題,運用政治手腕就可以把中國人趕走。他們不象軍人們那樣,把前進政策看做是對一個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國家所進行的軍事挑戰,而是把它看作一種微妙的外交手法的必要的和有形的延續。他們認為,採用和平的,甚至是非暴力的方法,派出巡邏隊巡邏有爭議的地區,並在這個地區插滿印度的旗杆,就可以不放一槍地‐‐除了偶然發生的小衝突外‐‐把阿克賽欽搞回來。文職人員們對軍人們的因循拖拉表示不滿,而且當陸軍總部及其下屬提出由於運輸和給養上的困難,文官們要求部隊執行的任務根本無法完成時,他們感到不快和不能理解。這一切不只反映了他們確信中國方面不會做出有力反應,而且也反映了他們對一切軍事問題的完全無知。一位曾任國防秘書的有聲望的印度文官說過:&ldo;印度文官們對軍事問題是完完全全無知的……這是一個不言自明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rdo;印度政府,包括文官和政界人士在內,對於軍事和技術問題都沒有經驗(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軍事和技術問題已成了英、美文官訓練內容的一部分)。印度文官對軍事和技術問題缺乏經驗,再加上國大黨政客們從印度獨立前承襲下來的那種對軍人的疏遠和不信任,很可以說明他們為什麼不能把政治上的決定同軍事上的因素結合起來,終於導致了邊境戰爭和印度的潰敗。
[ 註:印度人接受了這個教訓。在一九六五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短期戰爭中,政治和軍事領導之間就結合得很好。 ]
由於文職人員對軍事問題的無知而產生的更直接的後果,就是他們不理睬軍人們所提出的警告和異議,認為它們是別有用心的和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