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自從印度獨立以來,在最近幾年裡,在世界性的會議上,印度的聲音受到如此重視,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們也許對此感到自負‐‐我承認我們有可以自負的地方‐‐但是,事實是這樣:在當代世界中一個國家按它的物質力量是不能同大國或同許多武裝起來的國家相比的……。它是貧窮的,而且,正在為擺脫貧困而艱苦奮鬥……而在最近幾年中它在世界上卻受到了如此的重視。
尼赫魯認為:這可能一則是由於印度外交的高明,一則是由於世界人士仍然懷念甘地的光輝形象,但是更多是由於我們一直懷著篤信、熱忱和真誠來談論和平,談論我們希望和平和……容忍,而當我們談論和平共處和所有這一切的時候,並不是掛在口頭的現成話‐‐而是發自心靈深處的深刻的感情和出於對今日這個世界的深刻理解。
這種自我欣賞毫無疑問部分地反映出,印度自命具有歷來屬於亞洲、特別是印度的民族主義(猶如一度是屬於歐洲、特別是英國的民族主義一樣)的那種獨特智慧和道義地位。但是這種自我欣賞是有事實作依據的。五十年代末期,印度在世界事務中享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從加沙、剛果到朝鮮,被邀去當裁判,當和事佬,或者當仲裁者,人們對它洗耳恭聽,求得諒解。作為國際關係動力的不結盟概念的主要定調人,作為不結盟國家公認的發言人,以尼赫魯為化身的印度,曾經為緩和冷戰的衝突多方奔走。正當這個時候,美國總統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以及後來赫魯雪夫接連訪問新德里。從印度為華盛頓及莫斯科雙方所接受這一點來看,印度外交的成功得到了證明。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艾森豪總統訪問印度,正式宣告了美國對不結盟國家特別是對印度政策有了顯著的轉變。過去對&ldo;不道德的中立主義&rdo;的指責隨著杜勒斯的去世而消逝,取代它的是誠摯的同情,有時簡直接近於求愛者那樣的熱情‐‐艾森豪對印度議會說,印度這個國家&ldo;懷著偉大的信念同世界其他國家講話,而人家則懷著極大的崇敬傾聽印度。印度的勝利把過去十年來世界的失敗都抵銷了,這種勝利……在今後的一個世紀中也許能把世界上所有失敗都抵銷掉&rdo;。美國對印度的支援,在物質上表現為經濟援助的突然增加:在一九五九年年中以前的十二年裡,美國已經給印度約值十七億美元的援助;在後來的四年裡,美國對印度的經濟援助總數達到約四十億美元。美國對印度態度變化的因素之一,是印度同中國不和。在中印不和公開化之前,美國就已從印方獲悉了有關情況。一九五九年五月,參議員威利&iddot;史密斯(wiley
sith)訪問印度回國後告訴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說,尼赫魯和他的親密的顧問們曾表示了對中國的憂慮。他說:&ldo;從美國的觀點看,印度政府對赤色中國在邊境的活動&rdo;以及中國工業化的速度超過印度等情況,&ldo;感到有些驚慌,這是一個有希望的徵兆&rdo;。
第一章 對撞的方針(8)
一九六o年初,外界對於中蘇裂痕的嚴重程度還是不瞭解的。印度人擔心由於蘇聯支援它的共產黨大夥伴,因而印度同中國日益激化的爭吵就可能使得印度同莫斯科疏遠,結果將損害印度的不結盟地位。此外,也將損及物質上的利益。雖然蘇聯對印度的經濟援助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然而隨著比萊鋼鐵廠(bhi
steel
plant)的建立,人們已經可以開始感覺到蘇聯對印度經濟的援助。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