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錢權提前返校(第1/3 頁)
吃完午飯,稍作休息,爸媽、丁叔和蘭姨要準備炸圓子了。
說是炸圓子,但每年都至少會炸兩種東西,圓子是必選,另外一種要麼是果子,要麼是焦葉子,要麼全選。
做法都不復雜,半鍋油煮沸,麵粉及作料配好,圓子捏一團,焦葉擀成片,果子切成條,直接丟進油鍋,炸至金黃即可。
通常來說,錢權會在爸媽炸圓子的時候進廚房摸幾個出鍋不久的圓子吃。
眾所周知,有些食物剛出鍋時和涼了之後吃是兩種東西。
到下午五點,圓子炸完,媽媽會裝上一大碟子,端去丁琳琅家分享,順便一起包餃子。
包餃子環節,錢權和丁琳琅一般都會參與。
只是錢權包了那麼多次,還是沒辦法很順利地把餃子捏出有序的花邊。
他和丁琳琅一起學的包餃子,丁琳琅一次就學會了。
攤開餃子皮,放如餃子餡,順著捏過去,完成。
錢權一看就會,一包就廢。
哪怕和丁琳琅同步,最後捏出的餃子都會有些歪扭。
“石頭,你把餃子皮合起來,用力捏在一起就行。”蘭姨指點道。
“那個太簡單了,我要學會捏花邊。”錢權道。
蘭姨笑了笑,不再多說。
“今年包兩個帶硬幣的餃子,看誰能吃到啊。”丁叔笑著說。
餃子裡包硬幣,圖個吉利,也是一個小傳統了。
“今年我們一起看春晚吧。”丁琳琅突然提議。
“好啊。”錢權同意。
儘管現在一年一度的春晚已經成為一年一度的網友吐槽大會,但在錢權和丁琳琅的記憶中,春晚以前全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回憶。
特別是錢權,從記事到高三之前,他和爸媽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屆春晚。
小時候是邊嗑瓜子邊看,大一點邊打牌邊看。
爸爸喜歡和錢權討論春晚節目設定和舞臺佈置的含義。
媽媽則是看到九十點的時候開始犯困,然後交代爺倆一句“等趙本山出來喊我一下”,就歪在沙發上睡覺。
早些年的春晚記憶,好像有一半都和本山大叔有關。
再往前就是趙麗蓉老師。
二趙在春晚小品界的統治地位,至今仍無人能望其項背,真正的t0級。
由他們作品衍生的流行梗,現在仍舊流傳不衰。
那種盛況,如今已不復存在。
或許和網路大興起有關吧,以前的春晚語言類節目製造熱梗,現在的語言類節目總結一年網路流行熱梗。
不重要。
節目好壞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和誰一起看。
這畢竟是丁琳琅和錢權確認關係後的第一個除夕。
可以說,今晚才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跨年。
“那就一起看吧,正好我們四個大人一起打幾轉麻將。”葉雲蘭道。
“可以。”
晚上7點半,餃子下鍋。
蘭姨又準備了蘸料和兩道冷盤。
“確認了,不是記憶濾鏡,家裡的餃子的確比外面的好吃。”
錢權連皮帶餡兒一口餃子咬下去,滿嘴噴香,那正宗的味道,遠非在中海讀書時吃的那些餃子所能比擬。
而且,在家吃餃子,只會吃撐,不會胃酸。
“店裡花這麼長時間做這麼點餃子,生意要做不下去了。”楊玉華道。
“嗯。”
餃子吃到一半,時間到了八點。
春晚正式開始了。
開場仍是熱鬧的歌舞秀,接著是各路明星刷臉。
為了把這些明星全部安排進春晚,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