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第1/2 頁)
在別國的領土上開炮的感覺對於李安民這個初級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來說實在是一件非常非常過癮的事。
不過有一點李安民比較困惑,那就是日本的關原中毛利和島津同屬西軍,雖然沒有被削藩,但也被減少了封地,按道理來講,他們的實力被嚴重削弱了,而且也是幕府嚴密監視的物件,現在反而卻壓制幕府一番?看來幕府本身也存在極大的問題。
在舊港等待訊息的林海疆親自參與了兩艘俘虜荷蘭鐵甲艦的改造工程,總體上說荷蘭人的設計有很多與自己的普魯士訂購的戰艦相同的設計之處?這讓林海疆頓生警覺?看來這個世界依然很難守住秘密,自己必須提醒普魯士方面注意保密,但是能有多少效果就不肯定了。
林海疆清楚後世中國海軍的技術和人員培養均來自英國,按照英國皇家海軍傳統、戰艦被擊沉或自沉時,高階將領通常與艦同沉,在日清也就是甲午戰爭中,除了擱淺的廣甲號外,其餘四艘按交戰時間序列戰沉的經遠、致遠、超勇、揚威管帶,林永升、鄧世昌、黃建勛、林履中無一棄艦,皆與座艦同沉,他們撐起了中國近代海軍的錚錚鐵骨,同樣方伯謙這個無恥的名字也將遭到唾棄。
這也就是詹姆斯·威廉上將在大沽口戰敗之後,為什麼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銷聲匿跡的主要原因,一個應該與艦隊共存亡的高階將領,卻在失去了艦隊之後依然無恥的活著?勢必要低調一些才行。
第一百三十八章 難產的機槍
兩艘鐵甲艦的改裝讓舊港造船廠有了一次大型艦體的拆裝改造的經驗,面對這難得的經驗,舊港方面以及馬尾方面都派出了最強陣容參加。
而作為舊港火炮工廠一直和克虜伯暗中較勁的阿萊姆和帕丁諾成功的完善了雙聯260毫米火炮的液壓裝置,也準備在被俘的荷蘭鐵甲艦上進行試驗,對於帕丁諾和阿萊姆的敬業林海疆給予了大力的獎勵。
如果阿萊姆和帕丁諾的液壓制退緩衝裝置有效果的話,那麼雙聯260毫米主炮就將可以同時射擊了,這無疑對射速和命中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這兩艘鐵甲艦能夠在六個月之內完成改造的話,那麼就能趕上佔領瓊崖的行動,多兩艘鐵甲艦就等於多了一份保證,不過對於荷蘭人的分列式艦炮的安裝模式,林海疆作出了很大的調整。
這些調整就意味著艦體的艦橋部分需要重新設計,原有的低艦橋已然不能滿足重疊雙列高低主炮的需要,所以重新設計安裝高艦橋就成為了這次改裝的重中之重了,不過對於已經擁有了戰艦主炮安裝經驗的舊港造船廠來說,這已然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對歐洲英、法的大規模造艦,林海疆也在追求更大口徑的艦炮和更大噸位的艦船,不過蒸汽機的整體研發速度似乎趕不上艦船的噸位,林海疆在這方面更多的是做資料技術的儲備和積累,否則就容易陷入艦船單位馬力不足,導致航速過慢的問題出現。
最讓林海疆吃驚的是之前那個口口聲聲要研究連發銃的戴文賓,林海疆之前給了他一些建議,比如利用槍彈發射產生的衝擊氣體後坐力完成第二次上膛,以達到連發射擊的目的,抓殼鉤等等設計理念。
林海疆一直以來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海軍的建設方面,對於陸戰隊的建設本著配合的原則,但是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雖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要佔領內陸就必須使用一定數量的陸軍,僅僅依靠海軍陸戰隊是很難達成這個目標的。
林海疆此刻第一次對陸軍武器產生了一種迫切的需求,那就是機槍!
1851年,比利時工程師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挺機槍,該槍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不過效果很是一般,故障頻出,所以很快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美國的加特林機槍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