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第1/2 頁)
杜蒙·羅瑟夫和辛普森、達爾豪西等人一樣,他們在一邊誇大林海疆的威脅的同時,又在向國內傳遞這位曾經留學英國的清國提督對文明世界的嚮往和與其合作的可能性,以及未來的展望。
藉此機會林海疆也提出了先對瓊崖進行開發的建議,包括他要建設一條環島中通的鐵路,在島上建設海口、三亞兩座大型軍港和船舶製造廠,在五指山腹地建設大型的鋼鐵冶煉基地和機械裝置加工廠等等附屬設施。
達爾豪西與杜蒙·羅瑟夫對視了一下,顯然瓊崖並不在他們之前的合作計劃考慮範圍之內,對於那個毗鄰大陸的巨大島嶼,辛普森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作為一名政治家,辛普森有著超乎尋常的敏銳洞察力,清國的政權依然因為內亂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地步,而英國的勢力自從1840年的那場因為鴉片而起的戰爭之後已經滲透進了清國腹地的長江流域,甚至連被稱為叛逆方的太平天國也有英國商人的蹤影。
而這一點則是法國人無論如何也追趕不上的,法國目前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印度支那,就如同英國人將其得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印度一樣。
法國需要更多的利益,更大的市場,以及一個更為理想的合作夥伴!亦代理人!
就在達爾豪西與杜蒙·羅瑟夫還在猶豫的時候,辛普森在旁邊忽然直言道:「我認為我們法國對於開發瓊崖會非常感興趣的,我唯一要提醒您的是,根據國際慣例修建鐵路我們將享有沿線十英里內的礦產開發權。」
辛普森的話一出口,達爾豪西的第一個意識就是自己被這夥無恥的法國給騙了?但是達爾豪西很快發覺了與自己同樣震驚的還有杜蒙·羅瑟夫,顯然辛普森總領事這個臨時決定之前並沒有與杜蒙·羅瑟夫打招呼!
難道辛普森這條老狗又聞到了什麼?達爾豪西幾乎也不假思索道:「我們英國同樣原因承建環島鐵路的建設。」
為此,辛普森極不友好的瞪了達爾豪西一眼,對於這個外交場合上十分不理智的舉動,達爾豪西自動給予無視。
英法雙方均表態之後,林海疆微笑著擺了擺手指道:「十英里太多了,一英里吧!難道這條鐵路是你們掏錢修建嗎?」
辛普森皺了皺眉頭道:「難道林先生您自己有錢修建一條這樣的鐵路嗎?」
對此林海疆還真的大吃一驚,要知道修建鐵路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末是一件耗資極為巨大的工程,現對十英里之內的礦產權的開發,林海疆很清楚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目的肯定不在瓊崖,他們是想拿瓊崖做一個試驗點,形成一種既定的範例。
對於歷史上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下,帝國主義勢力不斷的進行滲透,但是關於修鐵路到底是誰花錢?誰受益這點林海疆還真不清楚?滿清朝廷對鐵路的抗拒幾乎如同對叛亂的天平天國一般。
實際上林海疆認為這是西方殖民者不瞭解東方的國情和東方人思維所致,至於清廷那些擅動地脈,吞雲吐霧等等只不過是為了有理有據的拒絕而不激怒洋人的一些藉口罷了。
清廷對於國際政治時局,以及西方列強對中國的野心沒有一個真正全面的瞭解,他們見鐵路能夠日行幾百里,運輸大量的物資和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鐵路可以運輸軍隊,讓清廷真正害怕的正是這點,他們擔心洋人藉此長驅直入真真正正、徹徹底底的亡了他們的大清。
否則什麼賣國條款都敢簽的清廷至於怕修建幾條鐵路?沒有工業基礎的清廷還擔心鐵路沿線十英里內的礦產開發權?後人總是站在歷史的高度用大是大非的觀點和角度去評審歷史。
英國為首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透過戰爭手段從1842年起,強迫中國訂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把中國變為它們的商品市場。到了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