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道教,從始至終都在教給我一件事情!哪些人易入道。(第1/2 頁)
道教,從始至終都在教給我一件事情! 1.什麼是道教?為什麼要信仰道教?神仙都是真的嗎?如是種種問題,是大眾對道教信仰者最常提出的。 這同時也說明,以上這些本該是道教教理教義中最基本的東西,卻在大眾的認知中存在著盲區或者偏差。我們可以傲慢地說,是人們對道教不理解;也可以謙卑地說,是我們自己的弘法還沒有做到位。 但靜下來的時候想一想:大眾問我們的這些問題,我們真的可以回答出來嗎?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忙著去修行,卻又經常忘記了究竟該修什麼行;我們只是忙著去信仰,卻又經常忘記了究竟信仰的是什麼。 前幾天下山到朋友茶室喝茶聊天,朋友問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稍作整理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朋友問我,在我眼裡道教是一個怎樣的宗教,我為什麼要信仰道教。 在回答他的問題之前,我先聽了聽他對這個話題給出的答案。 他說在他眼裡道教是神秘的、玄奧的、虛無縹緲的,他信仰道教就是信仰神仙的偉力以及對先賢和祖先們的精神崇拜。 2.我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道教的確充滿了神秘性,但是這僅僅是道教最表面的東西。 我覺得道教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宗教,她從始至終都在教我做一件事——活著,好好活著,活得好好的。活著,是我們生而為人最大的前提,只有好好活著我們才有資格好好修行,才能夠體會到修行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道教修行並不僅僅要求我們要活好我們的身體,愛惜身體,及時調養,能夠順應日月輪轉,早睡早起;能夠遵循四時交替,增減衣物;能夠洞悉身體狀況,動靜煉養;還要活好我們的精神世界,日日持誦經典,學習感悟祖師精神;不過思、過喜、過憂、過慮,凡事順其自然。 然而順其自然並不等同於懶惰敷衍,無所事事,而是面對事情積極把握,盡力而為,不過分執著於結果。 我有個朋友,曾經被醫院診斷出患有中度抑鬱症,每天都要吃很多的精神類藥品調節,不然就會持續性情緒低落,思維變得遲鈍,多次自殘,甚至想要自殺。吃完藥病症緩解之後,他又會對自己發作期間產生的想法和行為感到愧疚和自責。 後來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他接到廟裡,讓他在廟裡以義工的形式生活了一段時間,但是每天做什麼全憑他自己的心意,我只負責看護好他,讓他不做傻事。 3.起初幾天,他每天渾渾噩噩,經常一個人坐在一個角落,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或許是山中的寧靜讓他的內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定,又或許是幾日的靜坐苦思疏通了他心裡的鬱結。 過了大概五天,他主動跟我講話了,兩人坐在地上斷斷續續地交流了近一個小時,從那之後他開始參與廟裡的日常廟務,幫我們打掃大殿,擇洗蔬菜,臉上也漸漸有了笑容,笑得不好看,但是十分真誠。 就這樣在廟裡住了半個多月,他也變得開朗了許多,也很少像剛上山時那樣一個人蜷縮在角落,一坐就一兩個小時。下山的時候他跟我說了一句話,讓我感動了很久,他說他現在想好好活下去了,或許還會有自殘或者自殺的念頭,但是他會努力剋制自己。 所以與其說我信仰道教,不如說我信仰道教對“生”的這份堅持,在這個社會里,敬畏生命,熱愛生活的人都是難能可貴,令人欽佩的。我信仰道教,只是希望能夠將這份“活著,好好活著,活得好好的”的信念傳遞給更多人。 題外:道教中有一句話叫,生活即是修行,很多人會這句話產生誤解,認為我的柴米油鹽也等於修行,生活本身,其實無所謂是不是修行場,決定修行的,是你如何去看待生活的這顆心。 修行不在外在的環境中,而在於每個人內在的心中。凡心死,道心生,“活著,好好活著,活得好好的”,從一切凡心中,才能見得到道心所在。 祖師說,“今日守心何所證,不失凡身得道身。” 當我們回到生活的本真時,也才回到了修行的本真。 1.哪些人容易入道,哪些人不容易入道? 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