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他是宗親之首,是先帝託孤的輔臣,縱然被蕭逸算計得擔了謀反之名,可他在朝中根基深厚,要處置他勢必會引起朝野動盪,更不是眼前這幾個螻蟻所能決定的。
說話間,封世懿和常景已經走近了。
常景略有些不好意思,朝楚晏輕輕一揖,道:「我不知內情,從前對楚大人多有得罪,還望見諒。」
楚晏還禮,道:「大將軍不必往心裡去,這都是下官與陛下商定好的,若非如此,下官的身份還不能隱藏得那麼嚴實。」
兩人各自說開,自然也就無事了。
封世懿看著梁王,道:「得先將此人看押起來,待我修書上達天聽,等候陛下發落。」
楚晏和常景應是,正要各回營帳善後,沒走幾步,封世懿叫住了楚晏。
久經沙場的老將軍看向追隨梁王的殘兵,又將目光落入到宛州城內,朝霧瀰漫在空蕩蕩的街衢之上,將周遭一切都映得有些模糊。
他的聲音亦如染了煙霧,透出濃濃的擔憂,「宛州是梁王的老本營,咱們不摸底細。那七萬晏馬臺守軍也是大周將士,他們受人蠱惑罪不至死,我們不能全殺了,所以你得小心看管,不要被有心人鑽了空子。」
眼見梁王被俘,楚晏本已放鬆下來,聞言,倏然一凜,見老將軍眉目端凝,臉上滿是憂色,心不由得跟著一沉。
……
蕭逸合上那份戰報,沉默了許久,彷彿在思忖著什麼,看得楚璇一陣心慌,忙問:「輸了?」
蕭逸恍然一笑,搖頭,「贏了。」
她的一顆心總算落下來,卻又疑道:「既然贏了,你為何是這種表情?」
蕭逸沒有立即回答,目光淡淡落在地磚上,眉宇微皺,似攏著無盡的心事,他抬頭看向楚璇,道:「我得去一趟宛州,不管是封世懿還是常景,亦或是你父親,他們都不能隨意處置梁王。他歷經三朝,又是宗親,根基深厚,需得小心處置,不然朝堂會亂。」
楚璇也覺他說得有理,可一聽他要離開長安去宛州,還是十分不情願。畢竟如今局勢微妙,雖然鬥倒了梁王,可還有一個手握重兵的蕭佶在虎視眈眈,這個時候離京,會不會太冒險了……
她稍加思索,誠懇地建議道:「你可以下旨,就像下旨開戰一樣,要如何處置梁王在聖旨裡寫明,那封大人、常將軍還有父親就是奉旨行事,不會有人為難他們。」
瞧她神情嚴肅,一臉的認真,蕭逸沒忍住笑了,耐心地向她解釋:「這種事情不能過明旨。你忘了,梁王為什麼會無詔調動晏馬臺守軍?」
「是以為常景……」楚璇突然意識到什麼,話音戛然而止。
昭示天下人的理由,是常景因痛失愛子而惱羞成怒,先率兵圍城在先。可事實不是如此,把常權丟擲來是父親和蕭逸設的局,就算最後可說是一場誤會,不處置父親和常景,那按在梁王身上的謀逆之罪就不是那麼站得住腳了。
若是有人以此來做文章,詬病蕭逸,說天子容不得人,冤殺臣子,那……
蕭逸微仰了頭,幽然嘆道:「我現在最怕的,就是有人會拿這個做文章。不……」他看向楚璇,目光中多了幾分篤定,「精明如蕭佶,一定會拿這個來做文章。所以,梁王不能回長安,就得讓他死在宛州,而且還得是畏罪自盡。」
楚璇再也無話可說,她自然是希望蕭逸能守在她和孩子的身邊,可她的夫君是皇帝,身上有著不可推卸的重擔,她不能因為一己私情而束住他的腳步,更不能因為自己的憂愁多思、黏膩糾纏而讓蕭逸再多擔一重心。
因此,她便裝出風輕雲淡的模樣,勉強笑了笑,問:「那你準備什麼時候動身?」
蕭逸說:「不忙,我要等一封信,一封來自於淮西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