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1/4 頁)
在新昌縣的路上,陳文便告知這些炮手他們可以離開,只不過必須把操炮技術以及這兩門佛郎機炮的火藥用量等資料傳授給南塘營新編的中軍炮兵隊的炮手。
對於陳文那個不留下技術,就別指望回家的口號,聽過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清軍表示了十萬分的擁護。這個時代的火炮由於鑄造技術的緣故,每門炮的射程、火藥用量等資料都不一樣,所以火炮的炮組都是固定的,歷史上就有前線徵調火炮的同時點明徵調炮組的記錄。
火炮已經在明軍手裡了,帶回去肯定是不可能了,那麼這些資料也就完全沒用了,雖然明軍使用這些火炮的攻擊目標肯定是清軍,但也是那些披甲步兵先捱揍,這些火炮的口徑都不大,估計也打不到他們這些炮手。
那麼,為什麼不用這些沒用的東西換取回返家鄉的生機呢?
清軍的炮手們覺得用屁股想都能把這些利害關係想清楚,尤其是在陳文在新昌城下信守諾言釋放了那些沒有什麼劣跡的清軍,並且開出了每人三兩銀子酬勞後,這些清軍毫不猶豫的把弗朗機炮使用方法和資料全部傳授給了明軍的炮兵,甚至還有一個多才多藝的清軍表示虎蹲炮他也會用。驗證了技術後,這個頗有些商業頭腦的清軍又獨自領到了十兩銀子的酬勞,從而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領先了其他同僚一大步。
除去陳文最關注的火炮外,甲冑也是古代軍隊的稀罕物。
此次交戰,清軍由於道路的原因逃亡不易,所以被陳文斬首和俘虜甚多,再加上時值深冬,不少清軍的銳士都披了兩層甲,光布面甲【注1】就繳獲了八百餘套,雖然大多在戰鬥中受成了一定的損壞,甚至還有不少明顯缺工少料,但是老營的工匠們卻表示這都不叫事兒。
仔細一想卻也正常,大蘭山明軍這幾年鮮有敗績,繳獲了不少清軍的甲冑,其中損壞和劣質的不在少數。這些工匠常年的修補甲冑,估計比單獨製造的手藝要強上不少了。
除此之外,皮甲、鎖子甲、扎甲和李榮那套山文鎧加在一起也有兩百餘套,一樣交給了老營的工匠們進行修補。
繳獲中有甲冑,自然也有兵刃,就像矛和盾必然同在的道理一樣。
從兵器的類別方面來說,此次的繳獲也很是符合這個時代兵貴雜的傳統,可以說是什麼都有。
其中最多的還要說是長槍、刀牌和弓箭這三樣普及率最高的兵器。長槍自不必說,七八尺的長度,明清兩軍的步兵都差不多,弓箭方面也差不多,只有刀牌形制上不大相同。
南塘營所用的刀牌分兩種,一種是長牌,而另一種則是藤牌。這兩種牌是戚繼光在南方抗倭時鴛鴦陣的標配,而清軍則全部是由圓牌組成,有木質的,有包鐵皮的,也有純鐵的大盾牌,主要還是根據個人的喜好來決定的。
此番繳獲的兵刃數量極多,清軍戰兵的武器幾乎全部扔在戰場上,輔兵的也差不多如此,最可愛的還是李榮,這廝竟然還帶了一些備用的。
對於這樣老於軍務、講究有備無患的對手,陳文也投桃報李的表示一下他的敬仰之情——在得知繳獲數量後,他立刻下令在李榮那份稀湯寡水的牢飯里加了一根肉絲,權當是對於其不辭辛苦送貨上門的精神的一種回報吧。
在將其中比較好的拿來換裝後,剩下的武器陳文準備留下一部分用來擴軍,而那些根本用不上的東西和質量比較差的,他準備賣給天台山的明軍。對此,俞國望和金湯等幾個明軍將領都表現出來濃厚的興趣,所以陳文約了他們在明天進行武器商品交易會。
至於最後一部分繳獲,便是從清軍身上和裝載戰利品的大車上搜刮來的財物。雖然除了那塊充電寶外再沒有找到什麼出人意料的東西,但是從銅錢,到金銀錠子,再到布匹絲綢,以及價值參差不齊的首飾古玩,還是讓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