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訓練和交談(第1/2 頁)
第四大隊是空軍驅逐機部隊的核心,裡面的飛行員非富即貴,加入延安那邊怕是難度很大。 鄭紹愚的身份也沒暴露,也沒有在第四大隊發展同志。 可到了第九大隊就不好說了。 不過他並不想對方現在就在隊裡發展合適的物件。 一則是驅逐機飛行員陣亡率太高,說不定前腳發展起,後腳對方就犧牲了; 二是現在太早,若是過於冒頭,很容易被中統發現。 如今軍統主要對付小鬼子,中統卻是負責對內,而且還很擅長。 今天難得第九大隊都在一起,所以李航也打算借這個機會給大家收收心,並樹立自己的權威。 “我們這二十個人裡,有的是讀過大學再讀的航校,有的是中學讀完就考入的航校,還有海外華僑。 大家都是天南地北來的,相互語言也不通。 就像鄭中隊長,是四川人,四川話肯定會說,但也會說國語; 周副中隊長,河北人,國語不錯,也會說英語; 陳桂民,廣東人,會說粵語,但是國語差了點,但能聽懂。 至於我,只要你們不說什麼閩南語,我這基本能聽懂。 我這裡要強調的是幾名剛從南洋、美洲等地回來的華僑飛行員,你們或許只會說閩南語、粵語或者潮汕話,但我只給你們兩個月的時間學會國語。 不說是熟練的掌握,但必須可以日常交流。 這是我的第一個要求。 其次在空餘時間,不懂英語的,想辦法學會英語。” “大隊長,我們學英語幹什麼?”周志凱有些好奇。 “你一個會英語的在這裡質疑什麼?宋秘書長英語好,平時喜歡說英語;那位陳拉德顧問就是個美國人,就只會英語。 其它的不說,萬一這兩位後面來慰問你們,你們要是不會英語怎麼辦?”李航自然不會說幾年後的美國援助一事,只能找了個其它理由。 雖說這個理由有些勉強,但也不是說不通。 這兩年把英語學會,幾年後還是有很大的好處。 誰讓幾年後開始,國府就把美國人當爹,你這會英語了,自然就掌握了先機,李航也算是為了這些下屬好。 現在不理解他,以後得專門感謝他。 “長官,這英語我們也不懂啊!”有人說出了擔心。 “沒讓你們短時間掌握,一年內做到能交流就行。短時間內,都把國語給我學會。” 之所以李航這麼強調,主要還是第五大隊的情況就是這樣。 其實也不只是第五大隊。 因為抗戰後,很多華僑飛行員回國加入空軍,這些人基本不會國語,會潮汕話、粵語和閩南話其中一種,然後基本都會英語。 所以空軍內部就出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很多時候大家居然需要用英語交流。 因為國內航校畢業的飛行員,大多家庭條件好,學過英語,所以英語反倒是絕大部分人都會的語言。 這其實有些打臉。 其它大隊的事李航管不了,但是在第九大隊,起碼得會國語。 不要求多標準,但起碼能相互交流,別人能聽懂你說的。 “能做到嗎?”李航突然大喊一聲。 “能。。。能。。。”聲音有些散,也有些弱。 “都沒吃飯是嗎?說話都有氣無力?以上兩點能不能做到?”李航再問。 “能!” 這次的聲音明顯大了不少,也整齊了很多。 “好,我再說一點很重要的事。 那就是紀律! 我不管你們之前在什麼部隊,有沒有當過兵,但到了第九大隊,那就得服從紀律! 所以我接下來的時間會嚴格訓練你們,誰要是堅持不下來,自己打報告,我把你們調離第九大隊。” 看到神色嚴肅的李航,眾人都心裡發怵。 就連鄭紹愚、周志凱、陳桂民等熟悉李航的人,也都發現對方變得陌生了一些。 接下來幾天,其餘17人也都意識到了李航的嚴格。 清晰的作息時間表,各種訓練,還有那比在航校期間都要嚴格的各種要求。 對於鄭紹愚幾人來說,這或許才是真正的李航。 就連鳳凰山機場的地勤人員和旁邊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也都驚訝不已。 要求雖然嚴格,但是眾人的進步也是很明顯的。 尤其是那幾個沒有軍伍經歷的華僑青年。 雖然訓練在他們的眼中堪稱地獄,但幾人都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