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徐久照笑道:&ldo;《春江水暖》?是那隻葵口碗的名字,你取的?&rdo;
蔣忻點頭說道:&ldo;嗯,是我授意他們使用這個名字的。對方的作品又名稱,而你的作品沒有名稱就不好刷好感度,所以我才特意起了這麼一個名字。事先沒有跟你商量,你不會介意吧?&rdo;
徐久照搖頭說道:&ldo;怎麼會,我謝你還來不及呢,更何況還是這麼一個好聽的名字。&rdo;
徐久照雖然識文斷字,也會書畫,但是對於詩詞什麼的並不是很擅長,也沒有給自己燒造的瓷器起名字的習慣。
他們御窯師一燒造瓷器都是一批一批的燒,往往那些瓷器都是用器型圖案釉色來命名,沒幾個窯師有給自己作品單獨起名字的習慣。
更何況,製造名冊的有專人專管,往往這些人大筆一揮就是一串串的寫,從來也不問他們的意見。
這天晚上小洋樓的氣氛輕鬆又愉快,而馬秀山就不那麼慡快了,畢竟他託了人找了的記者收了錢,這人倒是好心的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他有人在網上宣傳推廣跟他打對臺。
馬秀山又氣又急,但是能找到人買通晚報的記者已經是他的人脈極限,他倒是想到了上電視做個節目,只可惜沒人沒時間,一切都來不及了。
畢竟上海可不是他那一畝三分地。
第三天展館一開門,《春江水暖》的投票就遙遙領先,一直到閉館,結果自然是一目瞭然。
最後統計的結果《春江水暖》得票是《三月桃花》的一倍,金獎不容置疑的是徐久照。
雖然得了獎,徐久照得心裡卻並不是很開心。並不是說他不高興,而是經過這番輿論之爭,讓他覺得困惑,不踏實。
這個結果和獎項是真實的嗎?經得住考驗麼?
徐久照的自我懷疑並沒有持續太久,證書剛剛拿到手,就有人打電話到聯展的組委會,詢問他們陶瓷組獲獎的作品《春江水暖》賣不賣。
還不是一個人,而是接二連三的好幾個人,出價還不低。把馬秀山氣的當下拂袖而去。
這葵口碗雖然是徐久照燒的,但是他並不擁有所有權,到現在為止《春江水暖》的所有權還是屬於張文釗的瓷器廠的。
當下徐久照打電話給張文釗,有人買,張文釗自然會賣。
最終,徐久照的這件葵口碗,以十一萬的價格賣給了南方的一個大房地產老闆。
經過這次聯展,徐久照正式的在藝術界嶄露頭角,並且以十一萬的高價,賣掉了公開出現的第一件作品,從此奠定了他的作品身價!
第38章
聯展落幕,《春江水暖》直接被那老闆的屬下取走,這次的提成獎金也很快被張文釗打到了徐久照的銀行卡上。
那次跟馮忠寶一起去辦理銀行卡的時候,徐久照已經開通了簡訊通知的功能,這個時候自然就收到了簡訊提示。
本次的提成獎金是一萬一千元,再加上之前獲得的獎金兩千,還有這幾個月的工資,存款已經突破了一萬五千多。
這樣看來,他很快就可以湊夠錢來還給吳久利了。跟現在欠錢的是大爺不一樣,背著債務總是讓徐久照心裡沉甸甸的不踏實。
&ldo;看什麼呢?笑的這麼開心?&rdo;蔣忻端著一杯酸梅茶走進了徐久照的房間裡,&ldo;喝杯茶吧。&rdo;
徐久照放下手機,接過他手裡的杯子:&ldo;謝謝。&rdo;
蔣忻也並不是一定要知道他剛才在笑什麼,這不過是搭話的一種方式。徐久照自然明白,也沒有多說什麼。
天氣炎熱起來,嚴格的來說現在已經進入了夏季。本來上海這邊的就不怎麼冷,這邊的人早早的就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