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 文先投效(第1/2 頁)
只一個照面,只聽陳建說了兩句話,黃文先立即就對陳建產生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客人當前,先問候父親,說明陳建孝順。
對他態度熱情,說明陳建尊重文人。
對他的問候語雖然簡單,卻非常得體,顯出陳建有文氣。
“棗莊學生黃文先,冒昧來訪守備大人,還望守備大人恕罪。”黃文先向陳建拱了拱手,微笑說道。
果然是棗莊黃文先!陳建心裡一下子吃下定心丸。
“黃先生何罪之有?黃先生乃棗莊名士,人共敬之。陳建一介武夫,能得黃先生來訪,幸何如之。”陳建連忙客套。
“人言陳大人驕橫,不意陳大人竟然知禮若此。可見傳言實不足信。”黃文先很是滿意地嗟嘆道。
“先生有所不知,陳建為人崇尚禮尚往來。人若敬我,我更敬人三分。人若辱我,我必不使其得逞。故外有陳建驕橫之傳言。”陳建正色解釋道。
“正該如此,正該如此。”黃文先拊掌贊同。
陳建微微一笑。
黃文先果然不愧是黃文先,一點都沒有這時代一般酸儒‘以德報怨’的教條思想。
要不然他也不會扶持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海盜之王’。
‘吱嘎吱嘎’
一輛馬車駛了進來。
“爹,車上是一千五百二十兩肥皂定金。你先安排一下。我與黃先生入茶室品茶。”陳建對陳萬興說道。
黃文先心裡頓時大為感動。
他瞬間就看出,之前陳建是去了荻水口市場視察陳家肥皂招商會,然後押了定金回來。
陳建應該是在山下知道了他的來訪,一下子丟下銀車,第一時間趕回來見他。
雖然一千五百二十兩銀子不是太多,銀子也在很安全的地方,陳建暫時丟下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情,但是這至少反映出了陳建求賢若渴的急迫心思。
這與三國時候曹操‘倒屐相迎’許攸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黃先生請!”
“陳大人請!”
陳建就和黃文先相偕走進陳建專用的靜心茶室。
“不知先生由何而來?”奉茶之後,陳建挑起話頭。
“吾於六年前離鄉遊學四方,北至錦州前線,西至青海鹽湖,南至兩湖之地......此次歸家半月再次啟程,欲東抵海邊沿海南下,遊學蘇浙閩省及兩廣之地.....吾友人謝匯成者,在陳家莊坐西席。吾至陳家莊會友,遇陳家老管家招丁......”黃文先如實講述。
“你果然是在遊學之中。這裡如果留不住你,你就要向南游到福建泉州去了。”陳建心裡一動。
“先生在衛城停留有半日時間,不知對我陳家有沒有了解?”
“略有了解。”
“先生可否試言之?”
“可。陳家在安東衛城雖不起眼,但卻根深蒂固。前者雖遭上官排擠出城,卻不是壞事。陳家佔據虎山口,控方圓二三十里荒地,實乃龍歸大海虎入深山,已呈乘風而起之勢。”
“不知先生可否看出陳家之急需?”陳建笑問道。
“以吾觀之,陳家已據地利,財力無虞,人力正增,一派興旺。唯一慮者,幕府之中缺一智者出謀劃策而已。”黃文先直言不諱地說道。
“以先生所言,你已歷遍大明北地和部分南地。不知先生以為當今天下若何?”陳建忽然提起大話題。
黃文先頓時精神一振。
凡是氣魄稍小一點的人,都提不出如此大的話頭。
“縱觀華夏古今,歷朝歷代都有一個盛極而衰的過程。在每個皇朝末期,都會呈現出幾大共同敗景——皇家勢弱,官府朽敗,豪強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