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濟爾哈朗沉吟道:「我和莽古爾泰想的一樣,還是打吧,朝鮮地方雖小,卻是富庶得很,我看也不必和談,直接攻下一了百了。」
他們都是爽快人,想著和明廷和談,一封信來要半個月,一封信過去也得半個月,來來回回幾封信下來,幾個月的時間就沒了,卻是什麼實質性的東西都沒有談出來,浪費大家的時間,浪費大家的感情。
他們一個個的,都是急性子。
皇太極掃眼看向多鐸兩兄弟。
多爾袞還是一如既往的藏拙,發言的重擔就落在了多鐸身上,他想了想道:「我覺得還是和談的好……」
他這話還沒落下,莽古爾泰又還是嚷嚷了,「你懂個屁,毛都沒長齊了,仗著自己打過一次仗就了不起了?」
皇太極呵斥他一聲,他雖不情願,還是乖乖閉了嘴。
多鐸這才道:「和談並不代表著示弱,如今我們把朝鮮打的是節節敗退,若真的要打,我們是有十足十的勝算,可打仗要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將朝鮮打下來少則也得需要半年的時間,將朝鮮打下來了,這些將士又該如何處理,收納進八旗嗎?光是安撫他們,又得半年的時間!」
這話一出,莽古爾泰沉默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他們的父汗努爾哈赤也是一個打仗狂人,誰不服就幹誰,八旗將士的數量在短短几年內急劇增加,這些都是戰俘,努爾哈赤滅了他們的國毀了他們的家,所以這些年八旗之中動亂不斷,只能靠殺頭來鎮壓。
這種辦法,壓得住一時,卻壓不住一世。
多鐸繼續道:」打下朝鮮,我們也會元氣大傷,若是此時明廷來犯,只怕我們的勝算就沒多少了。」
如今明廷不敢動他們,不敢拿雞蛋碰石頭,他們一直在等機會。
這話一出,就連代善都忍不住道:「多鐸還真是深謀遠慮,長大了啊!」
他這話是出自真心,他們都老了,天下還是要交給這些年輕人的。
皇太極也忍不住微微頷首,「多鐸此言甚是有道理,朝鮮不過是個小國,不足為懼,今日就算是他們答應永不和明朝來往,這話也當不得真,誰知道他們會不會來往?我們要的不過是如今他們的一個態度罷了。」
朝鮮現在的態度很明白。
其實想想也能理解,你打了我,要我送你各種好東西,對你俯首稱臣,還不準和別人玩,這條件,誰都不樂意答應。
莽爾古泰脖子一梗,「那咱們就這麼算了?」
他並不甘心。
皇太極安撫他道:「自然不能就這麼算了,每年他們進貢的東西得比當初給明廷的多兩倍。」
多的,朝鮮只怕也拿不出了。
莽古爾泰還是不大服氣,可到底也不敢再小瞧多多鐸。
他還記得父汗臨終時曾說過,他們兄弟幾個一個比一個會打仗,可想要一統天下光靠蠻力還是不夠的,凡事得動動腦子,這小崽子和他額娘一個樣,心裡長滿了心眼,藏著的都是算計。
事情就這樣定下了。
多鐸也樂得清閒自在,因是新年,又剛打了勝仗,皇太極下令給八旗將士放了十五天的假,剛好多鐸也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休息,也拾掇拾掇自己的新院子。
院子裡該買的東西都買了,多鐸找大福晉借了幾個管事,趁著過年之前就將僕從採買好了,抓緊時間□□一番,勉強也算能用。
等著要住進去了,多鐸這才想起來,原來他這院子缺一塊牌匾。
多積禮寫字很好看,可身份卻是不大合適,他是多鐸的外甥,雖說是師生,卻是長幼有別,哪裡有外甥給舅舅新院子題字的?
多鐸思來想去,求到了皇太極跟前去了。
說實在的,